沪剧网
标题: 上海一女高中生因上课说了句上海话被写检讨!(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1-9-4 13:00
标题: 上海一女高中生因上课说了句上海话被写检讨!(转载)
本帖最后由 剑鸣视点 于 2011-9-6 02:50 编辑
上海某高中一女学生因为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时不小心说了上海话,竟然被外地语文老师罚写800字的检讨?这种事情都有?是不是现在上海的学校都有规定,上课只能说普通话,不小心说了上海话就要被罚写检讨?为了保护这个学生,暂时不报学校名称,我会明天电话该校问个清楚!寻求沪上有良知的媒体同时介入
上海市闵行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江川东路950号
邮编:200240
电话:64356897(总机)64352789(校长室)64355821(校务办)
先打电话直接找校长。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1-9-4 13:30
上海话本来就是世界接轨的方言,讲上海话现在发成接轨的受害者。在学校讲上海话被受歧视,靠讲上海话吃饭的工作在消失,给上海的兄弟姐妹们生活带来了不便,作为老上海,为了我们的生存,我们要向国家领导提出保护我们语言和文化的要求,并通过法律议程来保护因讲上海话在学校,工作单位遭到歧视的行为!为此我也希望马莉莉议员,茅院长,洪团长,王团长,华团长等,为争取我们上海话的合法地位做我们坚强的后盾! 谢谢大家!
作者: 朱妙其 时间: 2011-9-4 13:50
1:愤慨!
2:上海话亡于上海太发达.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1-9-4 21:55









作者: 活性炭 时间: 2011-9-5 01:45
不是说不报学校名称,怎么在后面列出了学校名称?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1-9-5 06:00
活性炭 发表于 2011-9-4 11:45 
不是说不报学校名称,怎么在后面列出了学校名称?
这个问题提了好! 这篇文章在网络发表了后,已经有五十五万的人像你一样阅读过了, 四万多上海人对发生的事见作了不同的表态,其中很多的用沪语打电话给学校领导,甚至要求媒体介入。
其实,这件事发生,并有这么多的群众做出良知的反应对萧条的上海话,和沪剧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搞了好的话还会给沪剧带来一笔“政治基金”。这需要沪剧人,沪剧届领导有更多的政治智慧来为上海文化,自身生存找到突破口,无论对个人,集体,还是国家利益都有帮助!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1-9-5 06:48
本帖最后由 上海小步 于 2011-9-5 07:15 编辑

在闵行中学建校83周年之际,又逢2011年教师节前,看到这转帖。我家里是两代人、三个闵行中学的校友哦!
第一反应:此事是发生在我们闵行中学?!接着震惊、叹息:“外地语文教师”如此“排沪”,
她为什么还会选择闵行中学?我想,她应该选择的唯一是“团成一个圆润的姿势,
离开上海!”回到孩子的姥姥家。 

但愿不是真的!!
作者: shuntaozhang 时间: 2011-9-5 08:54
只能讲这位“非沪籍”语文老师的心态严重有问题,现在做老师的素质也太差了。
作者: lujunwen 时间: 2011-9-5 10:11



作者: 2yd 时间: 2011-9-5 10:26
好象这是教育局的问题。
作者: wu_weilong 时间: 2011-9-5 10:45
愤慨!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1-9-5 11:16
2yd 发表于 2011-9-5 10:26 
好象这是教育局的问题。
尽管 是极个别现象,当要引起重视。此风不可张!如今,教师队伍的人员来源很多,据我所知,“非沪籍”的中年教师,好多是什么“计划”、什么“人才引进”,奔上海来,要融入社会大都市,还要有过程的。
作者: lulu_kuang 时间: 2011-9-5 11:17
本帖最后由 lulu_kuang 于 2011-9-5 11:18 编辑
看了本贴,特别愤慨!我特别赞赏小步老师的意见:
“外地语文教师”如此“排沪”,她为什么还会选择闵行中学?我想,她应该选择的唯一是“团成一个圆润的姿势, 离开上海!”回到孩子的姥姥家。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1-9-5 11:21

“现在做老师的素质也太差了。”言重了!!打击面大了点。
作者: xiangsheng1947 时间: 2011-9-5 21:57
本帖最后由 xiangsheng1947 于 2011-9-5 21:57 编辑
这位外地语文教师心理一定有问题,居然如此妒忌上海,简直给教师脸上抹黑!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11-9-6 02:57
检讨书全文如下:
“我对于在您的语文课上用一句上海话回答了您提出的问题而扰乱了课堂秩序深深的歉意.中小学行为规范中有规定在学校要讲普通话,本人不但没有严格遵守而且在如此庄严的语文课上犯了如此严重的过错,因而浪费了您以及同学们宝贵的近30分钟来强调这个问题.”
(, 下载次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