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大家好,我是一个喜爱沪剧的90后 转载 作者:救命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1-8-28 03:58
标题: 大家好,我是一个喜爱沪剧的90后 转载 作者:救命
本帖最后由 金色的沪剧 于 2011-8-27 13:59 编辑

大家好,我是一个喜爱沪剧的90后,当然身为90后,我也同样喜欢现代的流行音乐。
因为本人天生嗓音没有那么那个什么悦耳动听,音域狠宽的,所以正在寻找许多办法来练嗓,最近有人提议我依靠学唱戏曲来练声,经过调查这的确也是一种方法。那么既然我是上海人讲上海话,就无非是选择练习沪剧了。
嗯。。。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大概是还在上幼儿园吧,甚至还没有。那段年月我是每天呆在我的外婆家里的度过的,因为父母要工作,所以晚上住家里,白天在外婆家。可以这么说,我是我外婆带大的。
其实,我的外婆也喜欢沪剧,甚至不仅仅只是喜欢,应该是热爱。我从小呆在外婆家里,外婆闲着的时候每天都要唱上几个小时才过瘾,所以我也是对沪剧耳熟目染的。
所以我最近选择了一首,比较熟悉,朗朗山口的戏曲来练习,“为你打开一扇窗”。
说实话,虽然我以前小时候的生活总是伴随着外婆唱的沪剧,从前,外婆每天在家练唱我都坐在她旁边,每当外婆要出去演出了都会拖上我一个,而我去的原因也只是为了观众席上发的零食,根本对民间戏曲不感兴趣。时间长了,渐渐了习惯了听好多来自港台的流行歌曲,对沪剧开始不屑一顾,甚至感觉一个年轻人如果唱沪剧,是一件十分土气,非常丢脸的事情。就这样,时间又是那样的飞逝,转眼间,一切都改变了。蓦然回首,再也听不到外婆唱的如童谣般的戏曲,再也看不到了每次外婆出去演出后的喜悦之情。
大概就在几小时前吧,我点开了孙徐春版的“为你打开一扇窗”,配合了MV,我仔仔细细看观赏了一遍,这时候我才感觉到什么是戏曲的魅力,感人的故事配上曲调,我真的被他深深的感动了,这是以往我听的流行音乐从未带给我过的震撼,那一刻我终于懂了,真正好的音乐,真正优秀的乐风,永远不会被时间所冲刷殆尽,永远不会被时尚潮流而让他与这个世界
产生隔阂!经典的东西,只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更显宝贵!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1-8-28 04:47
“甚至感觉一个年轻人如果唱沪剧,是一件十分土气,非常丢脸的事情”

亲爱的90 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我刚刚还是青少年时,我开始唱沪剧,那时我感到唱沪剧很时髦呀。沪剧代表了上海海派文化,在改革开发初期,通过沪剧的平台,让很多人了解了西方文化早期在上海的情况。当初学沪剧几乎都是年轻人,像程臻,王勤,沈刚,沈群(沈仁伟的儿子,女儿),方佩华,钱思剑 等等,,,他们都感到很荣幸的事,那嫩会感到丢脸呢?
作者: 三好学生    时间: 2011-8-28 08:20
年轻有为  好好学习跟上一层楼 沪剧靠你们振兴啦
作者: 沪梦缘    时间: 2011-8-28 09:13
我看后不清楚他是真正喜爱沪剧呢,还是借戏曲沪剧想练嗓子?应该说他从小跟着外婆耳濡目染对沪剧是有感情基础的。望现在的年轻人能真正喜爱我们上海的本土文化申曲!
作者: xiangsheng1947    时间: 2011-8-28 09:55
真正看懂沪剧的魅力的年轻人,越多越好啊!
作者: 滩簧西乡调    时间: 2011-8-28 12:10
本帖最后由 滩簧西乡调 于 2011-8-28 12:11 编辑

      “甚至感觉一个年轻人如果唱沪剧,是一件十分土气,非常丢脸的事情”。
       小朋友的这个叙述,无意中让我们知道了这很可能也是现在许多年轻人远离或者说是拒绝沪剧的原因之一。我想我们不应指责他们,而是要对症下药,想法让年轻人以欣赏沪剧、懂沪剧为时髦、为荣耀。这当然很不容易。所以更需我们努力。
       前几天与一朋友闲聊时,说起沪剧的不景气。这位朋友说,话剧曾也有个时期很不景气,但现在的小话剧却非常吸引小白领,甚至常常一票难求,原因之一就是那些剧目很贴近现代生活,很能让小白领产生共鸣。
       这应当对我们这些沪剧爱好者、沪剧工作者有启迪吧?


作者: 山清水秀    时间: 2011-8-28 13:47
年轻人喜欢流行歌曲无可非议,但是也希望年轻人能喜欢沪剧,特别是上海人更应该喜欢自己家乡的戏曲,就像东北人喜欢他们的二人转一样,把沪剧这个非文化遗产世世代代传下去。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1-8-28 15:26
让青少年喜欢包括沪剧\滑稽在内的地方戏曲唱腔,很重要的一点是"引导".
这方面,沪剧院的专业演员们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是责无旁贷的.
作者: 贝贝    时间: 2011-8-28 19:19
谢谢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11-8-28 19:51
上海中小学的乡土教材中应该加上沪剧这一课目,让沪剧从娃娃抓起。
作者: mmm老顽童    时间: 2011-8-28 20:17
年轻人能喜欢沪剧的不多‧其原因是缺少他们喜爱的剧目及沪剧在年轻人中宣传力不够‧专业演员们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我看不仅是沪剧演员要后继有人‧而更重要的是沪剧观众要后继有人,沪剧沙龙就不会局限于中老年了!
作者: 小苏州    时间: 2011-8-28 22:58
......不仅是沪剧演员要后继有人,而更重要的是沪剧观众要后继有人.....。非常赞同老玩童老师的观点。这是沪剧的希望所在。我曾多次跟人说起:现在这批小演员学得不错,有些还是“潜力股”。但是他们今后唱给谁听?演给谁看?所以,培养年轻的观众至关重要。
作者: 小荷花    时间: 2011-8-29 00:26
本帖最后由 小荷花 于 2011-8-29 00:27 编辑
娄江沙子 发表于 2011-8-28 19:51
上海中小学的乡土教材中应该加上沪剧这一课目,让沪剧从娃娃抓起。


支持!这是培养沪剧接班人的最佳时期!
作者: cbl625    时间: 2011-8-29 09:23
沪剧是需要细细品味的。但愿喜爱沪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作者: zyh    时间: 2011-9-1 11:27

作者: 平湖秋月-    时间: 2011-9-2 12:13
“感人的故事配上曲调,我真的被深深的感动了,这是以往我听的流行音乐从未带给我过的震撼”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80,90后的年轻一代有自己的爱好,这很自然,无可非议。关键是社会艺术氛围的形成和戏曲欣赏能力的培养。或许,家长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1-9-14 06:54

作者: frankwyj    时间: 2011-9-18 14:16
沪剧像一个浓缩的干菓,慢慢品尝,越嚼越有味道。
欢迎90后年轻人!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