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沪剧“王派”唱腔艺术欣赏——《碧落黄泉-志超独叹》 [打印本页]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1-8-7 12:54
标题: 沪剧“王派”唱腔艺术欣赏——《碧落黄泉-志超独叹》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1-8-7 15:47 编辑
沪剧“王派”唱腔艺术欣赏——《碧落黄泉-志超独叹》
(摘编自 王盘声 黄士英 编著 《王盘声沪剧唱腔艺术》 上海音乐出版社)
这段唱是在汪志超被迫无奈与金彩雯将要举行婚礼前的一段唱,汪志超心目中爱的是李玉茹,由于环境所逼在父亲苦苦哀求之下,与一个心中不爱的豪门千金金彩雯举行婚礼。处处避开欢笑热闹的场合,单独一人来到庭院僻静之处,暗自叹息,自问自责。
只有8句基本调【长腔中板】,由于人物心情上的压抑,音色控制上不能放声高唱,即使唱腔偶尔出现一个高音,也要控制它的音量,高而不喧。
4/4拍【长腔中板】,一板三眼击板唱:
“叫妹妹退了聘书拒了婚”,此处是散节奏【长腔中板】短过门起腔,一小节半过门,然后在中眼上出口。“竟然会低头再允婚”,此处用【干板】强调了再允婚的“再”字。句末的“婚”字不落在板上,以不稳定性而表现内心空虚的感觉。“眼见灯红酒绿良宵夜,这痛苦究竟是谁造成?”这是在向自己提出了责问。在“这”字的前面用了一记空板,利用节奏板眼的功能衬托并强调了内心委屈的情绪。
“威胁利诱我已忍受,这难道说仅仅是父母命?”这里是在痛苦地自责。“人说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从字面上看本应是一种喜悦的情绪,但这里并不是,因此在唱这句唱词时在音色的控制上不能太喜悦跳跃。“我却是内心空虚更愁闷”,在“我”字前面又用了一记【霍板】:“0我却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内心委屈的情绪。“内心空虚更愁闷” (甩腔),最后三个字逐渐放慢,“更愁”二字用了上行的旋律,表示了内心的不甘与反抗。而后略微停顿,一个气口,在击板后(0 6)“闷”字出口--这是一种特殊的感情节奏的处理方式,因仍在一小节的第一拍上并仍处于“板”的位置出口,让人感受到了汪志超是强行压制着自己的情绪而作出的无奈的屈服。这样的处理,既有整段唱的结束感,更加强了人物的悲痛情绪。
(, 下载次数: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