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转帖】陈薪伊: 沪剧《董梅卿》描画“作女郎”
[打印本页]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1-4-27 14:35
标题:
【转帖】陈薪伊: 沪剧《董梅卿》描画“作女郎”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1-4-27 15:04 编辑
(, 下载次数: 2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4月26日亱场谢幕情景
稿件来源:申江服务导报(2011-04-06) 作者:徐文瀚
一个是甜丝丝娇滴滴的沪剧明星,从妙龄少女唱到大家族脊梁骨个个角色游刃有余的“精品女人”;一个是拿了几次文华奖,作品重量级,被称为“戏剧女皇”的霸气女导演——这两个人决定联手说一个关于上海女人“作”的故事,精彩不用多说。
4月25至28日,茅善玉联手陈薪伊制作的沪剧《董梅卿》——一则辛亥革命版“作女郎”,将献演上海逸夫舞台。
说大戏,要有猛虎下山的气势
推门进到沪剧院的排练厅,里面正排到《董梅卿》的一场戏:男主角寒江舟被敌人捉住枪毙,枪声响过,寒江舟盘旋着倒地,不忘在烈火熊熊中对革命同仁呼唤“他日革命成功时,你们不要忘记到我坟上来告诉我……”
革命人激昂的唱段中,让人恍惚有种错觉,仿佛演的不是吴侬软语的沪剧,而是一出歌剧。
坐在正中导演席上的陈薪伊还嫌两位主角气势不够猛,一把拽住他们看自己示范。“在这儿,一边唱词,一边要像猛虎下山般往前迈步,为了同志的牺牲而悲愤”,陈薪伊说着耸起肩膀,重重踏下好几个“猛虎步”,一扬手,“今晚行动还照常?照常!就得这范儿!”
陈薪伊极擅长这种大场面戏,她之前导演的话剧《商鞅》、京剧《贞观盛世》、《梅兰芳》和《袁崇焕》,都有蔚然正气喷薄而出。
巧心思,“作”出来活泼故事
与沪剧名角茅善玉一起重排《董梅卿》,陈薪伊却有了别样心思。
“但我恰恰就是不愿意《董梅卿》成为这样一个大场面的沪剧。”陈薪伊说,她宁愿在《董梅卿》里头保留沪剧原来温婉的小家碧玉气质,“《董梅卿》是个写得非常好的本子,在辛亥革命那样波澜起伏的大环境中,只取了一个小小的点,一个没落贵族和革命志士之间的爱情故事。有趣的是,那段爱情,包括那个董梅卿深爱的男人,都是被她活活‘作’死的,这是个多么活泼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做任何改动都不如原作那么好。”
在大场面该为小情爱服务时,陈薪伊毫不犹豫牺牲掉她喜爱的大场面,甚至连女主角董梅卿的许多舞台动作,也都被她大刀阔斧地删减掉。“董梅卿只要坐在那里,静静地唱就好,她需要一种安静的女性的力量。”陈薪伊要的,就是这种安静的摧毁力。有时候,女人陷在爱情死角里头,一个想不通,一个自私的理由,一句轻声细语,都会如扇扇翅膀的蝴蝶,引发不可预计的飓风。
在陈薪伊的心里,《董梅卿》就是这么一个上海“作女”扇扇睫毛扇出来的飓风,她没法预计,也承受不起,最后酿成悲剧。
抠细节,沪剧赶上电视剧
陈薪伊一头排《董梅卿》,一头还在看蒋雯丽的《当幸福来敲门》,“你不觉得两者有共通之处吗?”陈薪伊反问,“两个女主角都爱作,一个作死了男人,一个作死了婆婆,何苦来哉!”
为爱而“作”,有时候是一件女人自己都无法控制的事。
就连70岁出头的陈薪伊,都承认“我也作”。
陈薪伊当导演时候是最作的,曾经与她合作过的演员形容陈薪伊“眼睛里揉不下一粒沙子”:她会“作”演员的表情,“你要表现出悲壮,而不是悲愤”;“作”音效表现,“我要淅淅沥沥雨打芭蕉的声音,先密后疏,最后只留下雨滴从屋檐滴下那缓慢的尾音,还得配上几许寒鸦远远的叫声”;她“作”背景音,“就算人死了,配背景音也不能学鬼叫”;“作”道具,“董梅卿是个大小姐,她的大提琴必须用黑色木头盒子裝,而不是尼龙袋”;她甚至连路人甲乙丙丁的清兵服都看不惯,“得去做两套豪华的,有京城禁卫军腔调的,这可是大上海的兵啊”……
在陈薪伊的强硬的“作派”下,每一位主角和配角的衣服配饰都画了设计图贴在墙上,再找裁缝量身定做,斗篷、洋装、全套骑马装,豪华考究,不比时下的年代戏电视剧“推板”。
2011版《董梅卿》有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把故事的发生地从江浙一个虚拟的小镇,改到了大上海。上海距离战火更近、时势更紧张,从法国留学回来的董梅卿更时尚、更聪明、更美丽。当然,这样的上海女人会被形势所逼,犯女人犯的错误,把男人圈在爱的牢笼里。
陈薪伊说,“我赞成女人作,会作的女人才有味道。但是,作有个限度,如果作过头了,很容易犯错。《董梅卿》这出戏,我建议所有的年轻姑娘都来看看,聪明的女人如何犯错,犯了错失去爱情之后,又如何悔改。”
知道多一点
陈薪伊
国家一级导演。唱过秦腔当过演员的陈薪伊,40岁“转型”做导演,竟然打开了另一扇人生大门,她导演的舞台艺术作品超过60部,其中《徽州女人》文学剧本获曹禺文学奖,《贞观盛事》获得曹禺戏剧最佳导演奖,陈薪伊执导的作品还12次获得文华奖。陈薪伊涉及面广,不仅在话剧舞台上创新,还涉足京剧、歌剧、音乐剧、儿童剧、地方剧。
《董梅卿》
2011年的《董梅卿》复刻了10年前的原班主创阵容,由茅善玉主演董梅卿,朱俭出演寒江舟。上海沪剧院以《董梅卿》第一百场演出的拉开序幕来纪念辛亥百年,以一个老上海滩“乱世佳人”的热血青春故事演绎沪剧人执著不弃的艺术情怀。
故事发生在1911年,上海。清末革命志士寒江舟行刺兵部大臣年广久,被清兵追捕而受伤,躲入已故工部侍郎的府邸董园,为官宦千金董梅卿所救。在疗伤过程中两人相恋情深,梅卿欲把恋人圈在身边,远离反清活动,江舟却仍心系民主共和的大业。这个官宦家的“上海作女”在沧桑迭转里悲喜交加,华丽蜕变。
作者:
lulu_kuang
时间:
2011-4-27 21:07
谢谢白水老师的报导上传!辛苦了!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1-4-27 21:32
谢谢白水老师!
作者:
蔡兄
时间:
2011-4-28 12:31
只是,要么不想,不做.要么敢想别人不敢想的,敢做别人想做又做不出格,绝顶聪明华丽蜕变!
作者:
小荷花
时间:
2011-4-28 18:37
谢谢上传!辛苦了!
作者:
雀鸣轩
时间:
2011-4-30 09:06
古语,天作有灾,人作有祸。
作者:
四季调
时间:
2011-5-2 11: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双王今易木
时间:
2011-5-2 21:49
作者:
我名阿蔡
时间:
2011-5-4 09:50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3-3-23 23:24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