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沪剧网

标题: 再谈主胡的功能与作用 [打印本页]

作者: 绿叶88    时间: 2011-4-9 03:56
标题: 再谈主胡的功能与作用
本帖最后由 绿叶88 于 2011-4-9 04:12 编辑

   看到大家这么热衷于沪剧,纷纷各抒其见,本人很是感动,也受益匪浅,故而也想借此平台谈点初浅体会,请勿见笑!

   主胡的功能与作用:
       在唱腔伴奏上(1)要体现一个"从属性",是伴奏,要突出一个"伴"字,要衬在里面,要领会一个"让"字,不能喧宾夺主。(2)要体现一个 "歌唱性",演奏的是腔,好比演员用嗓子在唱,而主胡是在用琴唱,音符只体现了一个基本框架基本结构,细微之处在弓指法上体现,不是简单地完成音符的演奏,这就必须理解吃透演员的行腔特点与行腔的走向,在音符上加以细化,这就要求指尖上的"东西"就多了。(3)要体现一个"烘托性",是为演员服务,为演员烘托气氛,为演员(角色)添彩,我所见到个别不成熟的演奏者以自我为中心,演员都得跟着他走,其实不然,这是错误的想法。(4)在一些过门上特别是"长过门"要体现一个"独奏性""爆发性""技巧性",这就要求演奏者具有一定的基本功和理解音乐的艺术修养,否则很难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多注意一些基本功训练,千万不能忽略,或者可以结合需要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可能会事半功倍走一些近路。
作者: 观光团    时间: 2011-4-9 17:51
受益匪浅!目前有好多纯业余爱好者拉拍子的也不少故缺少戏曲韵味,不知当否请赐教
作者: 绿叶88    时间: 2011-4-9 22:28
回复 观光团 的帖子

说得很对,谢谢

作者: szzx777    时间: 2011-4-10 00:01
假如没有主胡真不知沪剧还会受到那么戏迷爱载吗?
作者: 671213666    时间: 2011-4-10 06:53
阐述得很有专业性。顶你!
作者: 671213666    时间: 2011-4-10 06:55
阐述得很有专业性,有道理。顶你!
作者: 双王今易木    时间: 2011-4-10 12:06
简明、扼要,点到了伴奏的精髓。赞!
作者: 而古月    时间: 2011-4-10 12:19
楼主能把主胡演奏的道理阐述得如此深刻,想必其拉琴一定非常专业,希望能听到您的琴声。向你学习!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1-4-10 15:19
而古月 发表于 2011-4-10 12:19
楼主能把主胡演奏的道理阐述得如此深刻,想必其拉琴一定非常专业,希望能听到您的琴声。向你学习! ...

同感.

不称职的主胡往往就是喧宾夺主,好自我表现.这是一切戏曲伴奏之大忌!
作者: 绿叶88    时间: 2011-4-11 11:54
谢谢各位老师的鼓励,本人早些年从事此项工作,近10年来已很少拉琴。
作者: 芸倩    时间: 2011-4-12 06:35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1-4-13 18:25
回复 而古月 的帖子

楼主是专业主胡.是名师之徒呀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1-4-13 18:26
向李老师致敬
作者: 而古月    时间: 2011-4-14 09:50
回复 映春成林 的帖子

专不专业我们暂且不讨论,能听到其琴声才是我们期盼的哦......
作者: 张舜年    时间: 2011-4-14 11:07

作者: 艺梦    时间: 2011-4-15 23:11
绿叶我挺你
作者: 绿叶88    时间: 2011-4-16 04:16
本帖最后由 绿叶88 于 2011-4-16 04:18 编辑

回复 而古月 的帖子

呵呵!而古月老师,你好!在<<票友翻唱>>版块的子版块<<票友专场视频>>----"苏州市中青年沪剧新年演唱会"中集<<寿星开篇>>开始(含下集)是我拉的,由亍本身基础差,再加上好多年不拉琴了,请多提宝贵意见。
作者: 文化站    时间: 2011-4-17 09:25
专门听了绿叶老师拉的主胡,确实不错,味道很足。
作者: 绿叶88    时间: 2011-4-18 00:00
回复 文化站 的帖子

谢谢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1-4-20 10:04
听了一段按谱伴奏的"血染姐妹花"之"海滩诀别",拉得有味道的.
等会再去听下"寿星开篇".
我个人觉得,对沪剧基本调传统的随腔伴奏(不用曲谱),才能充分检验演奏功力以及整支乐队与演员配合的默契度.
作者: 绿叶88    时间: 2011-4-22 04:45
本帖最后由 绿叶88 于 2011-4-22 05:01 编辑

回复 chen9001 的帖子

chen9001说得很对,基本调传统伴奏不用谱子会做得很"活"。
<<寿星开篇>>在中集第二段4分钟后开始
                                                     请予于指教,谢谢!
作者: 金丽芳    时间: 2011-4-27 21:33
我知道楼主有一位很有名气主胡先生,在上海是一流的,强将手下无弱兵!赞~顶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1-4-29 13:53
本帖最后由 chen9001 于 2011-4-29 13:56 编辑

谢谢楼主,马上去听.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1-4-29 14:47
看了昆山姚票友的两段杨派,先实话实说几句.她的杨派,不如汪派(仅以这一次而论).
某次看她<陆雅臣求岳母-茶叶赋>的视频,简直感到有点"震撼",这一次却觉得稍显平淡,虽然字仍旧"正",腔依然"圆",但没有了令人"精神一振"之感.
这个<寿星开篇>,应该是李芝芬定的腔,尤其是在基本调里夹了"反阴阳"等,沪剧沙龙里常有这个曲谱在传唱.正因为"定腔"并且"定谱"了(过门哪能"做",全部"敲煞"了,包括几拍后接唱等),这样沪剧基本调随腔伴奏的特色,一个"活"字,就难以体现出来.这就是遗憾之处!
当然,可能因为要录象,音乐先求一个"齐"字,情有可原,但传统沪剧伴奏的"江南丝竹"风韵便大打折扣.
以上是我的一点个人见解,不当之处,请楼主及其他同好指正.
作者: dwq0125    时间: 2011-4-30 10:29

作者: 天籁之音    时间: 2011-5-12 16:47

作者: 申曲之恋☆    时间: 2011-5-14 21:39
李老师我为你感到骄傲!自豪!高手!




欢迎光临 中国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