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上广戏剧曲艺频率新版《吴曲乡音》,满意度多少?
[打印本页]
作者:
雁声
时间:
2009-6-10 12:37
标题:
上广戏剧曲艺频率新版《吴曲乡音》,满意度多少?
本帖最后由 雁声 于 2009-6-10 13:01 编辑
上广戏剧曲艺频率的《吴曲乡音》从6月15日起改成直播,节目的形式应该说有了很大变化(不仅仅是沪语播音)。可以说把原来节目放送类的欣赏节目改成了互动类节目。我就想借这个平台了解一下:听过这档新版节目的网友对这次改版的满意度。括号里是相应的打分,按照百分制。
作者:
申灏
时间:
2009-6-11 08:03
节目改版有个探索期,完全用沪语、录播改直播、单纯放送改与听众互动,都是值得为之叫好的。我们有这个耐心,等待着这档节目更趋完善。第二期的节目基本上是谈话(与舒悦、还有听众),似乎没怎么放段子,我觉得应该是以播放唱段为主,谈话为辅,时间分配上谈话不应该超过30%;另外,节目表上应该是一个小时,为啥45分钟就“辰光到了”?
作者:
叶志
时间:
2009-6-12 11:19
1#
雁声
一口粗糙格上海闲话,而且连咬字也不准,节目倒好像茶馆店吃茶,讲讲佬弄二三句戏唱唱,
真是:
提起此事心光火,
泥朵走勒阎王路,
原本想
改版总有新花头,
一听勿及老格路.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09-6-12 11:23
同意楼上。改版后的直播还没有听过,所以无法参加满意度投票。
但,在滑稽网上看到了与2楼有差不多意见的帖子,我也跟了帖子,待会儿粘过来看看。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09-6-12 11:26
有人问:会不会放节目的时间就少了啊?
我回复:1小时节目里,搭脱10分钟广告“拉点米”,经过长期实践,听众也已经适应与习惯了!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09-6-12 11:28
串调说:
改版无非就是想找点活力,但也得万变不离其宗,和戏曲一曲百唱的道理一样。每天中午听的《吴曲乡音》沪剧节目,现在蜕变成宣传沪语的栏目了。整整50分钟时间,真正放的沪剧唱段不过就10分钟,其他都是主持人在调侃白相。什么舒悦是怎么红的,然后几个阿姨打电话进来说点肉麻的话,接着开始宣传舒悦的专场,噱头放放(这个不是越沪艺苑做的嘛,哪能才要轧一脚)。今天听了唯一可取之处就是舒悦谈了谈沪剧的唱腔,还有点味道。这样的互动娱乐是否会提高收听率?说白了,缺乏的还是戏曲沪剧本体东西。根本吸引不了年轻朋友来听戏的,人家伐调到你这个电台,就是人家狠,再弄花样也等于0。好了,意见也提了,希望电台能来调研征求。这个谁谁谁啊,认识电台的人的话,帮忙转达一下,救救我们这些戏迷吧,我还想后半辈子好好听戏呢!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09-6-12 11:29
chen9001:
楼上言之有理!节目的主体不能丢,听众主要是听沪剧来的,舍本逐末就不对了。
就象曾经打击过的“豪华包装”一样,一合月饼100元,里边真正可供食用的部分只值20元,花里胡哨的盒子倒要80元,这怎么成呢?
真要让主持人与嘉宾大侃上海话,建议另外开设一档“茄三胡”节目。不过请把好语言关,将具有江南特色的“尖音字”、“入声字”等都捉捉准。
作者:
mars
时间:
2009-6-12 12:04
听电台里介绍主持人是 剑鸣 和 徐蓉
难道剑鸣就是沪剧网那那位版主?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09-6-12 18:55
同意chen9001的叙述。原版的“吴曲乡音”对喜欢沪剧的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每天中午一小时的节目时间不肯轻易错过。自己已经有许多正版的音像资料,每当电台播放的“立体声沪剧节目”经典唱段、著名沪剧演员唱腔介绍、还是不常听得到的沪剧剧目选场介绍,我都会用磁带录下来,至今录制了一百三十多盒,自己欣赏或者推荐给同样爱好沪剧的朋友,用于学习借鉴。这两天的改版觉得不习惯,“调侃”、“茄三胡”···欣赏唱腔有些“找不着北”···感觉。我们岁数大些的,还是喜欢到剧场看沪剧、在家“听沪剧”,真的。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6-13 00:25
如果一色一样是剑鸣两个字,那末百分之九十以上应该是一个人。倘使确实是,请亮相。这儿的人都会捧场。
上海话现在要讲到万仰祖那样,恐怕再也唔没人哉。
想当年,一旦万仰祖有事没有出来播音,马上就听得出别的人不如他。尽管一样就是交关好啦,但是就是差板一眼眼。
迪格就叫做唔没闲话好讲。
正像我上次说过,妓女泪赵慧芳和杨飞飞前后半场,等到行路那杨八曲一开口马上就分得出师傅到底是师傅。
作者:
雁声
时间:
2009-6-13 19:57
听电台里介绍主持人是 剑鸣 和 徐蓉
难道剑鸣就是沪剧网那那位版主?
mars 发表于 2009-6-12 12:04
主持是建平和徐蓉。
作者:
凤点头
时间:
2009-6-13 20:18
改版后的吴曲乡音是改版后最差的节目了。应该改名“沪迷之音”,已经不播放沪剧节目了,作孽。过去除了沪剧还播放甬剧、锡剧等,看来上海电台是要把这些传统全部改革掉。一句话这种节目直播不好,会失去一大批听众
作者:
雁声
时间:
2009-6-13 20:26
我很同意凤兄的观点,《吴曲乡音》这种改法,老听众也不愿听了,新听众更不可能增加。其实只需要改成沪语播报,没必要5天都直播,也是浪费人力
作者:
飞向新世界
时间:
2009-6-13 22:36
改版后的“吴曲乡音”我从周一听到周五,听下来确实不尽如意,远不及未改版前。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09-6-14 11:39
同意13#的说法,互动部分的表达过于牵强,老听众听戏听曲时的情绪都觉得不连贯,更别说新听众···
作者:
xwlb
时间:
2009-6-18 12:27
那个邹剑平自我感觉太好,却不知听众很烦感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09-6-18 14:19
呵呵,其它的倒没有什么,就是主持人废话太多了
作者:
艾立波
时间:
2009-6-18 22:52
听电台里介绍主持人是 剑鸣 和 徐蓉
难道剑鸣就是沪剧网那那位版主?
mars 发表于 2009-6-12 12:04
不是剑鸣视角的剑鸣
是邹剑平和徐蓉,都是沪剧院科班出生的专业人士
作者:
任立晨
时间:
2009-6-19 20:28
本来想填"超级不满意"的,因为只设置了极不满意,所以只好把怒火再压低点.
作者:
叶志
时间:
2009-6-22 10:37
没有一口标准的上活闲话,没有一段标准的"策儿"没有一场标准的播放程度,这是电台高台节目,真格高台戏倒远远要胜过伊!
作者:
huang19840612
时间:
2009-6-24 20:30
听新版《吴曲乡音》简直是在浪费生命,“端出我胸中火一盆”。特别反感男主持的话语。以前赵洁主持的《戏曲书架》还可以,是一档专门介绍沪剧老唱片的,但现在已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