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王勤何许人也 [打印本页]

作者: 倾听    时间: 2011-2-8 21:39
标题: 王勤何许人也
本帖最后由 倾听 于 2011-2-8 22:39 编辑

经常在沪剧网看到浦东大哥拍摄报道的勤苑民营沪剧团演出的信息,也知道了王勤是国家一级演员,演过一些大戏。但对王勤师出何门,从艺过程却鲜有报道。浦东大哥或其他知情者能否对王勤做一个言简意赅的介绍,谢谢。
作者: 浦东大哥    时间: 2011-2-8 23:11
本帖最后由 浦东大哥 于 2011-2-8 23:14 编辑

回复 倾听 的帖子

首先谢谢你常欣赏我的报道照片,其次我可以代王勤谢谢你关心她的情况。对于王勤师出何门,从艺过程,我可以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王勤  上海市人,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勤苑沪剧团团长。6岁开始学习扬琴,8岁学沪剧,从小得到丁是娥、石筱英、向佩玲等名师指点,15岁荣获上海市沪剧演唱“水仙杯”大奖赛一等奖。1989-2001年,大世界沪剧团当家花旦;2002-2003年,上海崇明沪剧团业务团长;2004年成立上海勤苑沪剧团任团长。曾先后主演沪剧:《杨柳一家亲》、《生命的礼赞》、《白兰情缘》、《欺嫂失妻》、《谁是母亲》、《无辜的女人》、《石榴裙下》、《借黄糠》、《酒为媒》、《大雷雨》、《妓女泪》、《碧落黄泉》、《庵堂相会》、《陶福增休妻》等;主演滑稽戏:《刀枪不入》、《曝光》、《美景佳缘》等二十余部大戏。她扮相端庄靓丽、唱腔圆润甜美,表演细腻传神,戏路宽广,擅长多种流派,并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上海勤苑沪剧团每年的演出场次和经营收入在本市文艺院团中长期名列前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形成别具一格的“勤苑模式”。08年3月,勤苑沪剧团作为上海唯一的一家文艺院团,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四部委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07年度被评为“东方文体资源配送优秀合作院团”。09年8月28日,《文汇报》头版头条“沪剧轻骑兵唱遍村村落落”,介绍勤苑沪剧团的先进事迹,该报道还被评为2009年华东地区好新闻竞赛获奖作品。2010年团长王勤被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评为上海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2010年勤苑沪剧团再次荣获上海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演出贡献奖”。

作者: 张舜年    时间: 2011-2-9 08:32

作者: dingding    时间: 2011-2-9 09:26
谢谢报导!
作者: xiangsheng1947    时间: 2011-2-9 10:02
谢谢浦东大哥详情报道!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11-2-9 13:03
沪剧艺苑中辛勤耕耘的王姐,向她致敬!
作者: wwj6486    时间: 2011-2-11 11:30
谢谢浦东大哥的详实报导,王勤的辛勤成果更是不易的!
作者: yaojinlong    时间: 2011-2-11 16:51
谢谢浦东大哥报道,我只看过王勤主演<欺嫂失妻>给力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11-2-14 10:37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1-2-14 21:41
才得知王勤也是一级演员。
无意质疑王勤的级别,只是为:还有不少很受观众喜爱的、塑造过很多角色、并有经典唱段在戏迷中流传、知名度也比王勤要高,却止步于“一级”门槛外的演员不平。
我要质疑的是如今的演员评级制度是如何构造的?是仅限于面面俱到名额分配还是着重于艺术水准公正公平让演员观众口服心服?
也许有人会说观众口碑胜过级别,实际上好多人都没有在说真话,演艺圈就是名利场,谁不是虎视眈眈于名利?只不过都是道貌岸然而已,别的不讲,一级与二级的退休工资硬碰硬就要相差不少,真金实银,哪个不会算?其他的待遇更多了。
作者: 东方来客    时间: 2011-2-16 21:27

作者: 爱卿    时间: 2011-2-16 21:48
勤苑以“勤”字当头,以“勤”字为本!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1-3-17 12:09
本帖最后由 金色的沪剧 于 2011-3-16 22:11 编辑

因为比程臻,吉燕萍大 4岁,87年没有进入戏校沪剧班,成为“科班出生”。但是她有个不屈不劳的精神,她以惊人的毅力,把自己在8岁做沪剧演员的梦想,变为现实。在沪剧低迷的市场下,在很中年青沪剧演员谈到沪剧感到自卑的情况下,在沪剧院,团演出亏损的情况下,她的情缘(发音)沪剧团一年演5百多场,这样的业绩谁可以比,这种自信心谁可以超越。我不以沪剧从乡下出生而羞辱,因为沪剧是我们的上海人精神文化,虽然现代人遗弃了她,但沪剧给我当初的爱情是如何的甘甜,因为沪剧先爱了我,拥抱了我,我再爱了沪剧,我一身一世为沪剧效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像王勤这样的人,不大多讲究名誉,地位的人,她不是一级,演员,谁是? 我投她一票!!!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1-3-19 11:11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11-3-19 22:43 编辑

我说句题外话,演员级别与演出场次好像是两码事吧?
前者是对演员水准的考量和评定,
后者反映了一个剧团的经营能力和状况,
一年要是能够演出5百多场,完全可以去申报先进工作者甚至五一劳动奖章,与评一级有何关联?否则的话,一个龙套一年也跑上个五六百趟岂不也应评上一级了?
作者: 双王今易木    时间: 2011-3-19 11:35
被誉为沪剧泰斗的王盘声,不知什么级别?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1-3-19 13:53
级别,学历 等等,,都是过去计划经济的套餐。现在国家都要把文艺机构资本化,让市场来决定他们的命运,说穿了一级,二级演员,国家让市场说了算,他们能生存的都是一级演员。要注意新的游戏规则。
作者: 倾听    时间: 2011-3-19 21:28
本帖最后由 倾听 于 2011-3-19 21:31 编辑

   赞同叶子网友理性,客观的分析,这也许是叶子的评论所以能受到网友欢迎,爱读爱看的原因吧。
作者: 思索    时间: 2011-6-3 12:41
10#的叶子说得太正确了。现在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作者: 日月    时间: 2011-6-3 14:22
叶子先生说的在理。场次和职称的确是两码事,社会上有很多草台班,唱高台,唱堂会等,他们基本毎天都演出沒有休息,如果场次多就能评级那么他们又该是什么级别呢?王盘声没级,沈仁伟,诸惠琴不是一级,难道都是因为场次演得少而不够资格评一级吗,实是荒唐可笑。尽管王的一级职称是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待遇,但也可以说明沪剧界艺术职称的含金量有多少可信度。沪剧啊沪剧,怎么办,,,,
作者: 绿叶88    时间: 2011-6-4 17:30
佩服!一年演500多场。
作者: 芸倩    时间: 2011-6-8 15:50

作者: fangming    时间: 2011-6-13 12:51
不容易
作者: 飞向新世界    时间: 2011-6-20 19:44
王勤的唱应该是蛮有韵味的,特别是她在《石榴裙下》的演唱。同样是《石榴裙下》在我看来原大世界沪剧团演出的版本要比上海沪剧院的版本好。
作者: 元元    时间: 2011-6-27 08:31
回复 飞向新世界 的帖子

支持!我有同感




作者: shenqin    时间: 2012-9-9 17:35

作者: 上官凡岑    时间: 2012-9-11 15:47

作者: jmei    时间: 2012-9-12 10:57

作者: 我名阿蔡    时间: 2012-9-13 18:11

作者: 岛夫    时间: 2012-9-13 22:54
数“茅金丝”最名不副实了
作者: mjf    时间: 2013-8-4 11:19

作者: 知音梦    时间: 2013-8-4 11:24
谢谢介绍
作者: 天轶    时间: 2013-8-4 13:32
喜欢王勤
作者: 芸倩    时间: 2013-8-4 13:53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3-8-4 15:36

作者: 沪梦缘    时间: 2013-8-5 14:30
谢谢楼主的上传我非常佩服浦东大哥对王勤老师如此了解,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是没有名演员的架子平易近人,尊重戏迷、对沪剧执着求精!深受广大戏迷朋友的喜欢!
作者: zonghui911    时间: 2013-10-28 15:20
值得学习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