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我的沪剧缘 [打印本页]

作者: 三黄鸡    时间: 2011-1-11 13:45
标题: 我的沪剧缘
      记得还在七十年代初,中学初三学农,走在乡间田埂的小路上,田头广播里传耒由江南丝竹伴奏下那甜糯的天籁之音,所深深吸引,想不到世上竟还有这样好听的曲调!
     学农结束,回到市区,那时电视机还未普及的年代,为了能听上一段沪剧,每周广播一到,我就拿凡是沪剧节目用笔一一划出,到时守候在收音机旁,咛听那优美的曲调,如痴如醉,因文革末期,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沪剧曲目较少,仅有陈瑜,曹冰梅的雪夜春风,朱惠琴的金绣娘,表演唱等等。
      打倒四人帮,文艺得解放。沪剧的春天来到了,丁是娥老师在文化广場一曲教育虎荣,从前有个小姑娘。杨飞飞老师在当时的市体育馆,陝西南路,一曲用杨派名曲谱就的悼念周总理,二场演出引起轰动,观众如痴如狂,饱含热泪,欲罢不能,以上情景,列列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久久不能忘怀。
八,九十年代,沪剧的辉煌时期来到,老一辈沪剧名家纷纷登台,沪剧皇后王雅琴,小筱月珍等登台于五星剧場,献演借黄糠,陆雅臣卖娘子等。中年演员献演于共午台,甲午海战,青年演员献演
于大众剧场,南市影剧院,血染姐妹花,夜濛濛,雨濛濛等,各亇区级,太仓等剧团相继成立,也纷纷登台,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埸,好戏连连,让我这个戏迷过足了戏瘾。现在可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一方面剧目少二则耒票价高,当时最便宜的三角五角,哪里像现在动动上百元。
久而久之,在沪剧艺术芬围的浸润下,要前奏一起就知道那段唱,那出戏,一开腔就知道是谁 ,八九不离十。
      在四,五年前,一亇不当心踏进了沪剧沙龙这亇圈子里,越发不可收拾,整天流离于各亇沙龙場所,从不上台的我,在大家的鼓动下,也开始了学唱,从二三首到五首八首,慢慢的有了一点门道。由于自身嗓音条件限制,沙哑,高音差,年青时没有受过训炼,50岁学吹打,只能是自娱自乐,老有所乐。
      我热爱沪剧,沪剧将陪伴我一生。

作者: 笑看风云    时间: 2011-1-11 14:15

作者: lizhenmin    时间: 2011-1-11 14:28
沪剧是一个有魅力的剧种,一旦喜爱上它,将伴随你一辈子!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11-1-11 15:06
80岁学吹打也不晚,何况50岁学,定有收获。
作者: 沪剧粉丝    时间: 2011-1-11 17:03
为时不晚,何况还有夕阳红。
作者: 王乐乐    时间: 2011-1-11 17:33
你还年轻呐,只要开心。我已经七十几岁了,还在学唱哦,自得其乐,也是一种享受啊!
作者: 三黄鸡    时间: 2011-1-11 18:11
谢谢,大家的鼓励~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向大家学习,争取在沪剧上能有所进步~
作者: 爱卿    时间: 2011-1-11 18:13
共同的爱好,有着同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为沪剧的明天加油!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1-1-11 19:36
这就叫老有所乐,做自己喜欢的事,其乐旡穷,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11-1-11 20:59
夕阳红里有着沪剧的一抹色彩,祝愿老年朋友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作者: 小荷花    时间: 2011-1-11 22:13
热爱沪剧!祝沪剧陪伴您快乐一生!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1-1-11 23:06
剑鸣视点 发表于 2011-1-11 15:06
80岁学吹打也不晚,何况50岁学,定有收获。

副总这句话说得很对!

这也是我和你“道”同谋的一个方面。

我自己就是很晚才开始学吹打的。原本的理工专业都仍在脑后了。
作者: 贝贝    时间: 2011-1-12 19:03
老有所乐
作者: 上官凡岑    时间: 2011-3-29 09:17

作者: 双王今易木    时间: 2011-3-29 11:20
重温少时梦,何乐而不为!
作者: shenqin    时间: 2012-9-1 22:25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