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振兴海派文化 邀请你加入 [打印本页]

作者: sh_hujuyuan    时间: 2009-6-4 14:41
标题: 振兴海派文化 邀请你加入
最近上海人心情特别好,有人戏言——周立波火了,上海人牛了。甚至有人说,周立波通过“笑侃上海”,重新为海派文化正身,振兴了海派文化。
然而,光靠周立波一个人的“火爆”就能振兴海派文化吗?海派文化不仅是指“海派清口”。
笔者认为,海派文化的基础是沪语。文化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当年红火一时的“西装旗袍戏”沪剧,如今却很少有年轻人问津,扫视剧场,大多都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
周立波红了,让我们想起了沪剧,沪歌,谢晋电影,这些曾经代表海派“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精神,也许是海派文化的具体体现。

                 (部分言语采摘于2009/06/04时代报“周立波振兴了海派文化?”)


近期,上海沪剧院网站将征求网友意见,进行全面改版,请各位点击
http://shanghai.jfdaily.com/trs/hjy/ 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献计献策。
作者: 小百灵    时间: 2009-6-4 15:32
目前网友关于沪剧院最大的心愿之一就是能早日公布沪剧“先辈图”等相关历史资料
作者: frankwyj    时间: 2009-6-4 17:30
上海沪剧院网站办得太差了,过去我也曾经是会员,叫人凉心,现在我们这个中国沪剧网办的有声有色,大家很高兴进来团聚,过我们的沪剧迷瘾.
作者: 滩簧    时间: 2009-6-4 19:24
不喜欢沪剧艺术的人,你叫他如何钻研沪剧、深入沪剧、了解沪剧、把沪剧网站搞好?!
作者: 春申    时间: 2009-6-4 20:03
要申遗了,才想到网友意见,也未免太功利了吧。在上海沪剧院网站上多发布些老的历史资料,名家掌故才是当务之急,沪剧院网站多久才更新一次啊???
作者: 雁声    时间: 2009-6-4 20:30
申遗是早就成功了。
但沪剧院本身是否在为传承这一宝贵遗产而努力呢?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6-4 21:21
申遗那是因为老前辈们打下的江山,现在这一代守成也难,关键是要思进取。
作者: 白水    时间: 2009-6-5 08:22
请楼主留心的看一看中国沪剧网网友们的上网頻率、上网时间,您就能感受到热浪阵阵、迎靣扑来。中国沪剧网是网友的“家”,忙完工作即回“家”;许多网友是挤时间、抽空隙,见缝挿针到“家”来走一走、望一望;还有很多老年朋友为了“家”,在刻苦学电脑、练上网,更是不易。中国沪剧网的网友对沪剧的爱、对沪剧的迷、对沪剧的痴……对沪剧事业一片火红的心,是十分令人感动的。
    更要请您好好的看一看、学一学,中国沪剧网的各位管理人员和版主们是怎样不分昼亱热诚为网友服务的,他们发帖的时间大多是在子亱时分,正是他们忘我无私、默默奉献,与广大网友们同心协力,克服困难,才迎来了中国沪剧网的晨曦。他们对沪剧强烮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对网友们一片赤诚的心,是中国沪剧网驘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愿上海沪剧院网站千万千万不要辜负父老乡亲们的殷切期望!千千万万双眼睛看着您啊!……期盼您好!好!!好!!!……!……!!……!!!……
作者: 滩簧    时间: 2009-6-5 08:31
支持楼上的意见
顶一下
作者: 滩簧    时间: 2009-6-5 08:31
我也希望沪剧院搞得好
作者: sh_hujuyuan    时间: 2009-6-5 09:22
沪剧院网站不更新是有很多客观原因造成的,希望网友们多体谅。
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希望把沪剧这个剧种搞好,发扬。
现在沪剧不景气乃至整个戏曲界都不是很好,也是很多客观原因造成的。
试问现在马路上有多少人讲上海话?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多支持我们的工作,一起来弘扬本土文化,这样我们的沪剧才有成长的土壤。
作者: frankwyj    时间: 2009-6-5 11:07
上海沪剧院网站还有一个致命伤,那就是搞"一家独霸".它既不博采各家之长还一味强调自己已经努力是整个大环境原因,全部推给客观原因造成.有句古话"不说自己桶索短,但怨人家箍井深".要知道网民是最公正的,不是有一句话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上海沪剧网太自以为是了,你只有放下架子和大家一起齐心协力真心为整个沪剧界的辉煌努力奋斗,才会得到人们的支持.
作者: sh_hujuyuan    时间: 2009-6-5 11:23
看到大家的回帖,虽然有很多抱怨,但我们相信出发点都是为沪剧。
确实现有的沪剧网站有很多剧院无法控制的因素,在此只能说声抱歉。所以现在我们想申请单独域名来构建全新的网站,而且会着重加强戏迷论坛这块,希望到时候大家多多参与。

以前我们确实这方面的关注少了点,现在我们会加强互动,希望网友们能够和我们一起齐心协力!
作者: sh_hujuyuan    时间: 2009-6-5 11:26
沪剧院目前正在建设一个沪剧博物馆,意在整理和展示沪剧文化,希望建成后大家多来光顾!
作者: 滩簧    时间: 2009-6-5 11:44
应该在筹建时多听听大家意见,建一个真正意义的沪剧博物馆
作者: 白水    时间: 2009-6-5 13:25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09-6-5 13:56 编辑

“怨天忧人不如恨自己”!放下架子,先当学生。当好学生,再当先生。当好先生本是应尽之责!
作者: 潇洒    时间: 2009-6-5 15:07
继往开来,申遗是继往,迈开了第一步,

开来才是更要紧的啊!


作者: 阿德哥    时间: 2009-6-5 15:31
听说沪剧院有一本《家谱》遗留在外是吗?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09-6-5 21:31
期待上海沪剧院的网站能够不负广大沪剧迷之望。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09-6-5 22:49
沪剧博物馆如果设在天平路院部,由于地理优势,我愿意多来走走看看.

建议:1.多吸收网友的好意见,金点子往往来自群众之中;
2.是办整个剧种的博物馆,要点线面结合,兼顾各地各团.
作者: 阿德哥    时间: 2009-6-5 23:01
1.多吸收网友的好意见,金点子往往来自群众之中;
2.是办整个剧种的博物馆,要点线面结合,兼顾各地各团.
顶一下!!!
先要把《家谱》觅回来。据说是在筱文滨先生的关门弟子那。(明间的)
作者: 阿德哥    时间: 2009-6-5 23:03
民间;P我要成为错字先生了。
作者: 滩簧    时间: 2009-6-5 23:09
筱文滨老师的关门弟子是谁啊?
作者: 滩簧    时间: 2009-6-5 23:09
筱文滨老师真正的关门弟子是袁滨忠
作者: 申灏    时间: 2009-6-6 06:23
本帖最后由 申灏 于 2009-6-6 06:29 编辑

最伤心是那么一个当时唯一的沪剧网站,有一个“网友论坛”板块,经过网站管理人员审核后才能上传的帖子,没几天就全遭封杀!真叫人感到沪剧的没希望。
我收藏夹中“沪剧”现在的顺序是中国沪剧网、百度贴吧-沪剧吧,第三才是沪剧院这个官方网!之所以没将它挤出前三,每天还是点击进去看看,还是不忍心完全冷落了它!
作者: 申灏    时间: 2009-6-6 06:42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次乘926路经过天平路沪剧院时,总是会多看几眼。那块“上海沪剧院”的牌子在沪剧迷的心中还是比较神圣的。
作者: 镀金少爷    时间: 2009-6-6 07:26
我希望沪剧院网和中国沪剧网都办的很好,关键看怎么样才能振兴沪剧,继承发展海派文化。
越剧沪剧以前都是江浙沪一带的观众众多戏剧。解放后沪剧很兴旺的哦。可是现在呢?
越剧就不同,代代繁荣。袁雪芬以前带领的越剧,对各个流派都很支持。小百花嵊县越剧团都很成功发展了越剧
可是我很喜欢沪剧的呀,我们沪剧什么时候再能振兴哈?流派快绝了,就剩下【黄杨】了,
真羡慕越剧,,,【我指的是越剧的后人们。真棒,,
作者: 阿德哥    时间: 2009-6-6 10:21
这位关门弟子是在民间的。是文滨老师在八十年代收的。老一辈的沪剧艺术家知道的。如:王盘声老师,小筱玉珍,杨飞飞等。包括张剑清老师。
作者: 阿德哥    时间: 2009-6-6 10:27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那年“水仙杯”沪剧大奖赛决赛?
作者: 滩簧    时间: 2009-6-6 22:54
不知道,你是不是说金山的文派小生???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09-6-6 23:42
最伤心是那么一个当时唯一的沪剧网站,有一个“网友论坛”板块,经过网站管理人员审核后才能上传的帖子,没几天就全遭封杀!真叫人感到沪剧的没希望。
我收藏夹中“沪剧”现在的顺序是中国沪剧网、百度贴吧-沪剧吧, ...
申灏 发表于 2009-6-6 06:23


情深意切!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6-7 02:22
借用庵堂相会的唱词套用一下子----

要请问,现在多少上海人,还是在讲上海话?

再请问,目前多少上海人,随口会讲嵊县话?

又请问,到底多少上海人,原本流利普通话?

好请问,究竟多少上海人,一向习惯安庆话?

你可以说因为广义上海人不再讲上海话,所以沪剧市场萎缩.

可是广义上海人照样不讲并且是从来不讲嵊县话可是越剧照样打进大上海并且现状要好过沪剧.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6-7 02:27
再说一条,为啥青年沪剧演员没有见到有个人博客呢?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次小孩,可是基本上不更新.给人的印象就是他要末出国去改行啦.

给我的感觉是上海京剧院的青年演员最起劲----有好多人有博客和戏迷大家一起交流沟通.

好像是1, 不肖于;2,忙得不得了.3,或者是电脑网盲.

难道是三者兼而有之?!
作者: 申灏    时间: 2009-6-7 08:33
31# 剑鸣视点

感谢剑鸣老师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 阿德哥    时间: 2009-6-7 10:16
回滩簧   金山石化“小长脚”名叫李伟强是文滨老师的关门弟子。
作者: 滩簧    时间: 2009-6-7 21:21
我认识的  现在看不到他了
作者: 爱沪剧    时间: 2009-6-10 00:46
金山亭林在唱沪剧幕表戏
好看,压台是丁根本老先生!
票价只要5元一张就能看到丁根本老先生压台高质量的戏
场子里笑声不断气氛不要太高哦!
比上海沪剧院动不动就500元的票,
你们说合算吗?
作者: 小朱朱    时间: 2009-6-10 20:43
11# sh_hujuyuan


难道只有会讲上海话的人才会喜欢沪剧?
楼主忽视了一个大的观众群,江浙一带的沪剧迷.
沪剧院的网站刚开始时我也是经常去的,可是更新实在是太慢了.
记得刚开始好象有个戏迷交流的版块,也看到很多热心的戏迷提了很多的意见,可是却没有看到有沪剧院的回复,现在再点击这个版块,已经自动链接到别的地方去了:(
作者: 子归    时间: 2009-6-11 11:15
多讲不如多做,sh_hujuyuan 的态度还是很好的,但成了被指责对象有点冤啊∶)信息不对称造成对话不投机,奈何!
作者: 玫瑰之花    时间: 2009-6-14 13:04
我同
意上家的意见
作者: 凤点头    时间: 2009-6-17 20:38
“申遗”其实是申请向遗体告别
作者: 吴朝娜    时间: 2009-6-25 12:34
14# sh_hujuyuan


什么时候能建好呢?
作者: 吴朝娜    时间: 2009-6-25 12:35
13# sh_hujuyuan


版主好,我是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的学生,我们最近在拍一个有关沪剧的纪录片,已经成为上海市级的项目了,所以,我们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些帮助,也算是对沪剧的一种贡献吧~~:)
作者: 吴朝娜    时间: 2009-6-25 12:37
7# blogfeiyunpu


版主好,我是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的学生,我们最近在拍一个有关沪剧的纪录片,已经成为上海市级的项目了,所以,我们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些帮助,也算是对沪剧的一种贡献吧~~
作者: 玫瑰之花    时间: 2009-6-25 17:10
茅院长说过要建一个沪剧博物馆.
作者: sh_hujuyuan    时间: 2009-6-26 11:04
14# sh_hujuyuan


什么时候能建好呢?
吴朝娜 发表于 2009-6-25 12:34


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装修基本成型,待正式开放后会及时通告,谢谢关心!
作者: sh_hujuyuan    时间: 2009-6-26 11:08
7# blogfeiyunpu


版主好,我是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的学生,我们最近在拍一个有关沪剧的纪录片,已经成为上海市级的项目了,所以,我们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些帮助,也算是对沪剧的一种贡献吧~~ ...
吴朝娜 发表于 2009-6-25 12:37


谢谢您对沪剧的关心,可以直接联系我们,联系方式:SH_hujuyuan@163.com。电话62821616*108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09-6-30 23:10
如果真的要搞网站,,还是早点有个自己的域名,脱离jfday的主名,应该要不事事麻烦,多多的不便。其中的原因我想也大家也是可以想像的。
作者: 申沪老人    时间: 2009-8-6 18:49
建立沪剧博物馆千万不能建成一个剧团的历史博物馆,现在还有许多沪剧老艺人尚健在,还有广大戏迷,沪剧院要放下架子到常州无锡苏州去好好的向那里的老演员老艺人收集资料。广泛开展收集资料活动,真正做到沪剧博物馆是全沪剧界的博物馆。
作者: 沪剧吧老迷    时间: 2009-8-6 20:10
申沪老人说得好!沪剧是上海的,也是中国的。
作者: yejing    时间: 2009-8-30 07:13
沪剧是我们的家乡戏,尽管我是偏爱越剧的,但为了振兴我们的本土文化,一起努力吧!
作者: 吴语越音    时间: 2009-8-30 14:55
讲方言个人少,肯定会得对沪剧越剧搿能个方言戏剧有影响个。越剧现在一样没老早个人多嘞。但是沪剧是没越剧听个人多,沪剧现在个问题是有自家个原因个。不过假使没人讲上海言话嘞,确实对沪剧越剧影响侪是牢大个。
作者: 吴语越音    时间: 2009-8-30 14:57
实际上越剧一样是本地个戏剧。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