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回顾上海沪剧院现代戏 创作演出的一段记事

admin 2013-12-23 13:36 6567人围观 沪剧文化

一家优质高产现代戏的国家剧院

——此文献谨给上海沪剧院建院60周年


回顾上海沪剧院(人民沪剧团)现代戏
创作演出的一段记事

                                                                                                                                             
   

光影荏苒,流水匆匆,我度过了几十年的观剧生涯,见证了戏曲舞台上几度花开花落、风风雨雨。目前戏曲处在低迷的地步,实在令人唏嘘,感慨万千。
       近来看到新闻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上海沪剧院在筹庆建院六十周年活动,老树爆新芽,使人浮想联翩。
        一、上海沪剧院的历史沿革
       1953年上海的两个影响较大的民营剧团上艺沪剧团和中艺沪剧团经市文化部门批准,合并组建成国营的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从而领跑了整个沪剧界。
       在文革中的1973年1月,因对“革命样板戏”有功,当时上海仅存的两个沪剧团,即市属的人民沪剧团和区属的爱华沪剧团(绝大部分人纳入,又吸收已解散的其他剧团的少部分人)合并,组建上海沪剧团。
       上海沪剧团兴旺地运转了几年,1982年9月又升格为上海沪剧院。
       经历了一个甲子,搞一次院庆六十周年的活动,抓住了振兴沪剧的一个良好的契机。
       近年来,我先后为建团22年的爱华沪剧团写过几篇较长篇幅的文章(都在“中国沪剧网”上刊登),回想人民沪剧团也有辉煌的经历。年轻人不一定知道,好多老观众可能忘了,这些辉煌不能湮没,它记载了一段历史,特别的是这个团创作编演现代戏的历史,在今天看来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年龄、经历有所局限范围内,回顾这个院团从建立,直至文革开始停演整个阶段创作编写现代戏的历史,以此,祝贺上海沪剧院建院60周年,激励大家为沪剧的传承、发展共同努力。


二、解放后旧社会过来的艺人翻身感特强
       全国解放后,沪剧艺人们立即把解放区的歌剧《白毛女》改编、移植为沪剧演出,当时沪剧舞台上一下子有四个沪剧团体同时演这个戏。听老一辈的说,其中筹建中的人民沪剧团排出最佳的阵容参与。筱爱琴演喜儿(白毛女)、邵滨孙演王大春、解洪元演杨白劳、丁是娥演张二婶、夏福麟演赵大叔、李廷康演黄世仁、石筱英演黄母。处于刚解放,演出中多少还带有旧戏班、旧艺人的痕迹,改编本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旧社会使人变鬼,新社会使鬼变人”,“解放了,劳动人民扬眉吐气了。”这个主题激励了新中国的主人翁们,演出轰动了全市,也得到新政权的肯定:这是新文艺的新方向。
       五十年代初,经过改戏、改人和改制等一系列政治运动,文艺工作者精神振奋,一致表示要演好戏,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剧团借原华东戏曲汇演的东风,由文牧、宗华执笔,把赵树理写的《登记》这个北方的小说改编成南方的沪剧。因为题材是紧密配合当时宣传新婚姻法的形势,而且受教育面的包括是占据中国人口大部分的、封建意识又较强的广大农村。这部戏的唱段又运用了沪剧许多优美的江南小调(小调之多是其他沪剧剧目绝无仅有的),演员由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筱爱琴领跑一批优秀的老演员丁婉娥、夏福麟等,实力派青年演员顾智春、向佩玲等一起参加演出,所以一炮打响,得奖多项,久演不衰。
       后来该剧被电影制片厂看中,要拍成新中国沪剧舞台上第一部电影,并由著名电影导演张骏祥亲自执导。为此剧团又调整了演员阵容,请来当时有影响的青年演员,长江沪剧团的刘正道、艺华沪剧团的邢月莉等加盟电影拍摄。五十年代初,电影资源少,沪剧拍成电影又是建国后的第一部,再说影片加上字幕容易普及,因此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罗汉钱》丰富的、优美的曲调到处飘扬,其中的“紫竹调”成了沪剧,也可以说成了上海地域性的标志,后来又走出了国门,至今戏中的好多曲调成了沪剧戏校的示范教材。这个戏1961年在共舞台又复演过,好多青年演员也脱颖而出,如剧中张萍华演五婶,张清演小晚,诸惠琴演燕燕等。
       好戏不怕多次复演,《罗汉钱》在文革后,剧中主人公“小飞娥”一角马莉莉曾演过两次:一次是她在上海沪剧院浦东分院,同张杏声吴素秋吕贤丽、李建华等演过;另一次是她和沪剧院老中青几代名人汇演,韩玉敏茅善玉孙徐春汪华忠朱俭程臻等倾巢而出了。我记不清了,前两年好像吉燕萍王惠钧等也演过《罗汉钱》全剧吧。应该说《罗汉钱》在沪剧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是上海人民沪剧团的一大贡献。
       五十年代初期,剧团由丁是娥、邵滨孙等演出了《龙须沟》。这是通过北京的一条臭水沟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来反映新中国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真实面貌。
       剧团从朝鲜慰问演出归来,创作演出了反映中朝两国人民深情厚谊的《金黛莱》。丁是娥演朝鲜妇女金黛莱,石筱英演金黛莱的姨母,解洪元演金的丈夫金承基,邵滨孙演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岳守营。这个剧目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两个唱段:一个是丁老师唱的“中国同志岳守营啊,我们的心儿紧相连”,曲调流畅,热情洋溢。是一段变化了的沪剧段子,但又不失沪剧品位;另一段是现在还在流行的丁老师、解老师对唱的“送夫”,即金黛莱送夫上前线,打击侵略者。
       五十年代中期,剧团创作演出了由解洪元、夏福麟、向佩玲、丁婉娥等主演的反保守、鼓干劲的《嘉陵江英雄歌》。
       后又把电影《翠岗红旗》改编为沪剧演出。因为离沪剧要求较远,观众不接受,不多久就停演了。但在六十年代重新郑重改编为《向五儿》,由丁是娥主演。这次改编得到了观众的肯定,其中一段“推磨”唱段,流传较广。
       整风反右斗争后,剧团根据电影《护士日记》改编演出了反映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同名沪剧。电影王丹凤主演的年轻护士由筱爱琴演出。还有一出戏是由解洪元等主演的《满城春风》,写的是通过整风后给里弄带来新气象。
       因当时我还年幼,对以上有的剧目理解有限,故印象不深。


三、五十年代末是一个创作演出的丰收期
       1958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一起参加修建北京十三陵水库的劳动。这个新闻事件见报后立刻感染了人民沪剧团的演职员们,大家马上行动起来,很快地创作演出了“活报剧”《争上十三陵》。这一小戏反映了退休的婆婆、家庭妇女的媳妇抢拿户口簿作身份证明,争上十三陵参加义务劳动的故事。最后感动了驻地解放军同志,批准婆媳俩,了却了她们的心愿。剧中还以小见大,从一个侧面看到了修建十三陵水库的宏伟场面。丁是娥演媳妇,石筱英演婆婆,邵滨孙演解放军军官。这个戏演出后,社会效益很好。同时也开创了解放后沪剧演“活报剧”和“开篇”的先河,为以后出现同类体裁的沪剧演唱起了示范作用。
       打到“四人帮”以后,我在大众剧场也看过上海沪剧团演过这个小戏,好像是奚秀芬、顾蕊芳、庞仲庭等演出。
五十年代后期,剧团又出了几个好戏。
       一部是1958年在“共舞台”演出的《母亲》。它反映了上海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员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迎接上海解放的一面;同时也描写了一个普通家庭的老年妇女成长为革命战士的经历。这是沪剧唯一的、以老旦为主的戏。石筱英演母亲,李廷康演儿子赵竟平,筱爱琴演其未婚妻华芳,邵滨孙演母亲的内侄陈东升(是国民党反动头子),整体来看,这部戏的唱腔很动听。是1961还是1962年春节,这部戏在“美琪电影院”再次复演。我是在演出的第一天,即除夕晚上匆匆吃了晚饭去看的。因为这天晚上相对来说,看戏的人少一点,是不用等退票的。复演时,整个结构不变,就是有的场次中唱词更“革命化”了点,主要演员中,扮演儿子的李廷康换成年轻一点的张清,从邵滨孙嘴里出来的称呼由“表兄”改为“表弟”了。
       另一部是《战士在故乡》,写了因残(眼瞎)退伍的军人张伟民回农村的建设家乡的故事。全剧从两条支线展开。一是张伟民不顾个人安危,带领乡亲们与隐藏的阶级敌人斗争、保卫美的家乡。这部戏虽然时代痕迹较浓,但情节曲折。二是写张伟民的爱情故事。爱虚用,很自私的林秀英爱慕当军官的未婚夫、表哥张伟民,希望他复员回来能青云直上,并带着她跳出“农门”。看到表哥眼瞎回来,觉得前途无靠,马上婚变。而护送张一起回来,乘便回家探亲的战友王淑贞,是张的同乡,面对现实,她尊重张的为人和坚强不屈的意志,感到张确实需要一双“眼睛”为乡亲们服务。在父母的支持下,向上级申请,留下作其“眼睛”,张也得到了真正的爱情。这部戏既鞭挞了丑恶的灵魂,也歌颂了纯洁的“真善美”。剧中邵滨孙演张伟民,石筱英演其母亲,筱爱琴演了唯一一次的反面人物林秀英,而王淑贞是几个演员都演过,先由夏文娟出演,后由从解放区文工团转来的、从“外行变内行”的团领导陈荣兰演,丁是娥也演过。该剧描写各人心理活动的唱段很有欣赏价值。
       1959年剧团还出了一部“重磅戏”——《星星之火》。这个剧目在沪剧历史上也写下了重要的一页。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波澜壮阔的“五卅”运动;另又写了在党的教育下,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中,一个农村妇女成长为革命战士的经历。这部戏聘请了上海戏剧学院朱端钧教授为导演,他大手笔地把话剧写实的方法用到戏曲中来,还创造性地运用沪剧中从没有的隔墙“三重唱”。一系列的表演手法对烘托效果、渲染环境、演员个性的变化起了积极作用。这部戏有好多可贵之处,筱爱琴突破专演姑娘旦行当,第一次演中年人。她把剧中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杨桂英成长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的经历塑造得层次分明,层层递进,而且唱腔根据时间、地点、环境多变而变。邵滨孙扮演的工人领袖刘英也可圈可点,形像饱满,正气凜然,尤其是其作为京剧名家周信芳的弟子,借用京剧高拨子唱腔来渲染气氛,令人赞赏。这部戏还有一个亮点是“群星璀璨”,人民沪剧团正是藏龙卧虎之地,两位主演筱爱琴、邵滨孙演技叫绝了,其他配角演员个个出彩。按出场序来看,扮演包工头家的跟班“小狗子”(后半场又在“上海工团联合会”中出现)的张鹤亭、演包工头“庄老四”的顾力群、演“那摩温”的杨云霞、演日本女领班东洋婆的顾彩云、演日本大班的解洪元、演打着“上海工团联合会”旗号的“工贼”张天元的李廷康等个个出手不凡,性格迥异。不是阴险狠毒,就是狡猾凶残,观其言行的表演,使人恨得牙痒痒。这就是表演的功夫。
       舞台剧《星星之火》上演不久,好评如潮,又被电影厂看中,拍成了电影。演员阵容基本上按舞台剧安排。按照电影的要求,一是增加了特技镜头。如天还未全亮,工厂拉“回声”,设备推到观众面前。包工头在昏暗的灯光下挥动皮鞭,催促包身工去上班;剧中人杨桂英借来“印子钱”进入车间来赎女儿回去,发现女儿小珍子已惨死,欲哭无泪,唱着“好容易今朝有幸母女会,谁知见面顷刻永分开”。这时镜头慢慢地拉到她的一只手上,借来的洋钱从她手上掉了下来;当邵滨孙扮演的刘英唱到“月色暗,星斗混……”时,银幕上出现了月亮昏昏等。二是细致刻画出演员的脸部的表情。如东洋婆脸部表情咬牙切齿,又用穿着木拖的脚狠命踩小珍子头部,小珍子嘴里流出了鲜血。还有日本大班派人抓来杨桂英,把她推在地上,同时插上两把刀。镜头拉到围着她的一班帮凶,个个都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特技镜头的运用,促进了观众与演员感情的互动。你想东洋婆脚踩小珍子的一瞬间,你的感情不是愤怒到极点了吗?
      《星星之火》是建国后的第二部沪剧电影。在全国放映后,特别指定是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影片,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部现代戏的贡献是突出的。
        记得多年以前,中生代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老师与我说起过群体演员塑造角色的事,问我对哪些剧目影响较深。我说,一个是你演的《日出》,剧中每一个有名姓的配角演员,每位演来都有独特的个性(因涉及演员较多,这里不展开了,可以另组文章细细解读);其二是《星星之火》了,一人一角,无一雷同。这两组配角演员现在看来,演得也是“绝”了,无法重组或“复印”。她同意我的看法。
       这个时期,剧团又创演了一部有影响的戏,就是《鸡毛飞上天》。这是在当时“大跃进”、“多快好省”的年代里,剧团群策群力的创作演出的一部好戏。剧团的演职员深入生活,以徐汇区民办建襄小学教师吴佩芳(原是家庭妇女)为原型,写她自力更生、克服困难、依靠党群、白手起家创办民校的故事。写这部戏时,群众自发,集体创作。据说专业和业余结合,边写作,边修改,边作曲,编排演,边制作。一个星期就搬上了舞台。先在共舞台演出,六十年代又在“美琪”复演。丁是娥唱的“从前有个小姑娘,她真想背背书包上学堂。”一段“赋子板”唱得家喻户晓。剧中丁是娥演民校教师林佩芬,石筱英演资产阶级家属顾惠珍,顾蕊芳演顽皮学生孙虎荣,筱惠琴演虎荣奶奶,沈侠民演虎荣爸,好像解洪元也有角色。首演时团领导陈荣兰扮演林佩芬的支持者——街道党委书记(唱著名的段子“26个好”)。六十年代在“美琪”复演时,听说陈荣兰换成了青年演员诸惠琴。
       约五十年代末,剧团结合社会新风尚,根据劳动模范、三轮车个人程德旺的优秀事迹,创作演出了《巧遇记》。说的是农村姑娘赵秀兰来上海闵行找寻当工人的未婚夫张小扣子未着落,在劳动模范、三轮车工人罗成亮的帮助下,巧遇了退休工人方有德夫妇;而其未婚夫早已改名为张启,也换了单位,并同有严重资产阶级思想的一个姑娘打得火热,从而改变了人生观。最后张启在其师傅方有德夫妇、罗成亮等帮助、教育下,思想转变了,表示要重新做人,并和赵秀兰也重归于好。戏里对“寻找”、“巧遇”和“教育”费了好多笔墨。当时演出较为轰动。这部戏带有喜剧色彩,着力弘扬助人为乐的精神。由筱爱琴演赵秀兰,邵滨孙演罗成亮,解洪元演方有德,石筱英演方妈妈,沈莹演思想落后的姑娘,张启开始时由张清扮演,后来有一段时期,则由上海音乐学院来的吴培德(即后来叫吴斌)扮演。戏里广为传播的唱段是筱爱琴和邵滨孙演唱的“闵行路上”和解洪元的“教育张启”两段。这部戏先在共舞台演出,六十年代初在“美琪”也复演过。
       人民沪剧团为三轮车工人写戏,邵滨孙和程徳旺交友,在当时提倡社会主义新风尚时均获好评。


四、《芦荡火种》开创沪剧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
       六十年代初,剧团又出了一个开创沪剧“里程碑”的好戏,即根据报道由集体改编,文牧执笔的《芦荡火种》。戏里既写了地下斗争,又写了武装斗争。剧中阿庆嫂的形象栩栩如生,剧团独领风骚,在共舞台演了好长日子,天天满座,一票难求。戏里丁是娥演阿庆嫂,石筱英演沙老太,解洪元演县委书记陈天民(开始时演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后为培养青年演员主动换角色),张清演郭建光,刚出道的陆敬业演沙七龙,反面人物是邵滨孙演国民党“忠义救国军”教官刁德一,俞麟童演反动司令胡传奎。
       那个年代里,政治标准高,艺术质量好的戏自然会引起文艺界的轰动。当时的形势是大力提倡演现代戏,所以好多剧团都跟风搬演了这部戏。享誉盛名的北京京剧团也闻风而动,来上海向人民沪剧团取经学习,用同名移植演出,由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扮演阿庆嫂。在北京舞台上也风生水起。
       六四年应文化部的邀请,人民沪剧团北上,《芦荡火种》赴北京演出。后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也来观看了演出,博得了很高的赞赏。剧团载誉归来,把刘主席接见人民沪剧团和丁是娥等人的照片放大了,挂在“美琪电影院”的正门上方”。这下子又掀起了一个《芦荡火种》的高潮,开创了在演出史上突破了连满九个月的记录。九个月中筱爱琴作为B角与丁是娥同时演过阿庆嫂。我也去看过,她与丁是娥的演、唱风格略为不同,也很好。
后来据说毛主席提了意见,全剧要突出武装斗争,把戏班子的智取敌伪司令部改为正面武装攻打,去掉冒险的“开方”,还把戏名改成《沙家浜》,仍由北京京剧团演出。谭元寿演郭建光,洪芬飞演阿庆嫂,马长礼演刁德一,周和桐演胡传奎。这部戏在文革中被改编成“革命样板戏”,和其他七部“革命样板戏”一起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当时全国文艺园地万马齐喑,七亿人口只有八个“革命样板戏”可看。您说这普及率高不高?全国人民大家看,看得都能背出,全都会唱几句。
       当然文革后,实事就是,正本清源,还《芦荡火种》一个原来的面貌。新组建的上海沪剧团基本上原班人马演出了《芦荡火种》。丁是娥宝刀不老,继续演她的阿庆嫂,年过花甲的石筱英、邵滨孙、高龄的俞麟童仍演原来的角色,解洪元由于健康的原因,由其学生汪华忠出演“解派”的陈天民,徐伯涛演郭建光,孙徐春出演沙七龙。共舞台门口“满座”红灯高挂,依然一票难求。
    还是一句话:好戏不怕复演。后来约九十年代的一个“五一”劳动节,上海沪剧院在“美琪大戏院”又演出了《芦荡火种》全剧。马莉莉演阿庆嫂,她演技顶级了,颇有丁是娥的风韵,邵滨孙依旧满台风采,孙徐春演郭建光英气勃勃,王明道的胡传奎,外借来的陆瑛演沙老太都有精彩的表演。
       这些事后话了。说明《芦荡火种》影响之大。


五、两团联袂合演、好戏连台和青年演员出人出戏
       1961年5月人民沪剧团与艺华沪剧团在美琪大戏院联合演出了根据同名评剧改编的沪剧《金沙江畔》。这次演出,据说是考虑两团合并的磨合、预演,后来就不知道下文了。又说可能是剧团分属两个所有制,人员编制有难度。剧情讲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赢得藏民信任,顺利通过藏区的故事。两个剧团排出了坚强的阵容(以姓氏笔画序):王盘声王雅琴、石筱英、解洪元、筱爱琴等。现在电台还经常播放这个戏的录音。其中“来到老虎连”、“叔侄相会”、“真正的红军就在你身旁”、“老班长取水”等片段        沪剧戏迷都非常熟悉。
       剧团在“美琪”又根据解放区的剧本改编演出了《赤叶河》。由邵滨孙、石筱英、筱爱琴等主演。可惜我一直没时间去看。电台播放过录音觉得唱腔动听。我就听过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有播放过。
       约1962—1963年间,剧团根据陶承同志的小说《我的一家》,在“美琪”改编演出了《朵朵红云》。当年孙道临主演的电影《革命家庭》,内容与沪剧基本相同。说的是大革命时期,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陶承同志与其丈夫、儿子,先后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这部戏由丁是娥、解洪元、沈仁伟、顾力群等主演。其中一段“一心向党”的创新曲调(新流水)“长江滚滚向东流”电台播放多次,在戏迷中也广为传唱。
       六十年代为了培养新一代的演员,我记得人民沪剧团又编演的几个戏,让青年演员挑大梁,使他们迅速成长,独立于舞台。一个是写朝鲜题材的《红色宣传员》。讲的是作业班班长(名字我忘了)响应金日成同志的号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故事。班长以身作则带领乡亲们忘我劳动,同时教育有浓厚保守思想的乡亲一起跟上的步伐,跨上朝鲜劳动党提出的时代的“千里马”。这部戏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青年演员诸惠琴演主角作业班班长,老艺术家邵滨孙演保守、落后的老农民崔镇午。这个戏有两个好听的唱段,一段是诸惠琴唱的“赞家乡”,另一段是邵滨孙唱的“崔镇午觉醒”。两人的唱段都有新腔,而且作曲者在沪剧曲调上融化了朝鲜歌曲的韵味。
       另一部是《八连之风》。这是当时剧团响应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上海学习        “南京路上的好八连”而创作的群戏。我记得是由三个,还是四个专写“好八连”小戏《再给我一支枪》《参观展览会》《除夕之夜》组成。《参观展览会》由许帼华担任讲解员把戏展开。《除夕之夜》讲的是一个粗心妈妈,除夕夜走失了小男孩“毛毛头”。“好八连”在南京路上的值班的两个解放军战士千方百计地把孩子送回家的故事。沈仁伟与陆敬业两人分别扮演老和新的两个战士。他们背着孩子,打了伞,在雪花飞舞中又唱有做,为孩子寻妈妈,其中唱段“霓虹灯放彩光”、“这孩子睡得非常熟熟”等十分动听。沈仁伟的唱,把“沈腔”发挥到极点了,几十年过去了这段唱还“刻”在我的脑海里。
       1963年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剧团为沈仁伟量身定作了《童年》这部戏。写的是雷锋受苦难,被压迫的童年,直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止。其中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至今还在流传。
       以上三部戏也是在“美琪”演出。
       我记得沈仁伟在六十年代还演过一部戏,剧名为《海潮》,内容我记不得了。但其中有一段唱        ,叫“打响了淮海战役的第一炮”又是沈仁伟的佳作。
大约为1965年,剧团又改编演出了几个戏。一个是“清洁姑娘”,作为“活报剧”在好多场合配合宣传演出。由丁是娥带领青年演员诸惠琴和沈惠中演出。有录音,前不久,上海电台还放过。另外两部大戏,一部是根据话剧移植的《赤道战鼓》,全由青年演员演出。因为当时勤艺沪剧团杨飞飞等也在演同名剧,我看了“勤艺”的,就没去看“人民”青年的演出。
另一部也是影响较大的、根据歌剧移植的《江姐》。我在“美琪”看了两遍。《江姐》也是采取“老带新”的办法。角色安排是前半场的江姐由A角诸惠琴或B角沈惠中扮演,后半场江姐由筱爱琴扮演,石筱英扮演双枪老太婆,陆敬业演华为,两个反面人物解洪元演甫志高,邵滨孙演沈养斋。因六十年代起提倡大演现代戏,所以音乐配器上与演传统戏安全大不同。《江姐》一剧配器好多,音乐效果当然很好。剧中“红梅赞”一曲在电台教唱过,影响较大。“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满街满巷都在唱。
       1961年4月1日开始,人民沪剧团基本上在“美琪电影院”定居。白天放映电影,晚上演沪剧。这个局面一直延续到文革后停演为止。从以上的剧目来看,人民沪剧团在演现代戏中是花了不少精力,而且质量很高。尤其是1963年后,把培养青年演员又放在议事日程上。所以出了沈仁伟、许帼华、张清、诸惠琴、沈惠中、陆敬业等青年演员,事实上在文革后他们都是上海沪剧院的中坚力量。
       六、我的感受
       盘点以上上海沪剧院创作演出现代戏,足见上海沪剧院对“上海的声音”所作的贡献之大(当然还不包括文革后和原爱华沪剧团的的累累成果)。
       我作为老观众为“上海的声音”感到骄傲,为上海沪剧院安排这次有意义的活动而欢呼。我也希望沪剧院继往开来,以此为契机创作更多、更好的剧目,把沪剧这个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娱乐的多样化,现在整个戏曲界呈现低迷现象,沪剧也不例外。由于“沪语”地域的狭小,基本流传在江浙沪一带,招生,尤其是招年轻的演员比京剧,甚至比越剧都困难。可喜的是上海沪剧院领导早已意识到这个重要问题,在接班人上有了举措。2006届的戏校沪剧班的学生毕业后已成为剧院的青年演员,这届学生人数比前两届多,质量也比较好。已经有了像洪豆豆、王祎雯、钱莹、王森、丁叶波、金世杰、朱麟飞、吴佳倩、施佳杰、韩朝群等有希望的演员。他们虽然还比较稚嫩,但“小荷已露尖尖才”,演出了一些折子戏和几部大戏。只要自己肯学,肯钻,老师多教,不久就会冒尖。不信,你看,他们在学生时代的暑期演出时的作品,与现在一比较,进步多了。
       前两个月我去看青年团的《红灯记》时,发现坐在我后面的、一律穿着紫红色衣服的一班学生。一问,原来是新一届的沪剧班学生。我真是喜出望外,沪剧又有后来人。我要大声疾呼,“沪剧大有希望”!
       我还要说明的是,人的记忆力必经是有限的,况且时光过了几十年。上面讲到的人民沪剧团演过的现代戏剧目肯定会有错漏,时间顺序会有颠倒,当时的情况和演员不一定是这样。希望专家和有识之士批评指正,拾遗补缺,历史是要靠大家共同来写的。
       如大家认为此文有点参考价值及的话,我感到欣慰了。


                                    
  骏  良
                                           2013年12月5日

原作者: 骏良 来自: 本站论坛
我有话说......
  • lizhenmin 2013-12-23 13:33
    感谢骏良老师,撰文盘点上海沪剧院解放后曾经的一段创作演出高质量的沪剧现代戏辉煌时期的故事,让我们在庆祝上海沪剧院建院60周年的同时,展望未来,为沪剧事业传承、繁荣、发展尽一份力!相信沪剧的明天难会更好!
  • 大懒猫 2013-12-23 13:51
    认真阅读了骏良老师的杰作,您为我们梳理了沪剧院的成长历程,骏良老师您辛苦啦!沪剧要传承要发展,要靠代代辈辈的不朽努力!
  • Jbelief.opera 2013-12-23 13:59
    锄禾日当午,发帖真辛苦。谁知坛中餐,帖帖皆辛苦!
  • 仙人球 2013-12-23 15:11

    茅院长,真应该好好看看这篇文章。
  • 王工 2013-12-23 16:11
    拜读了,谢谢骏良老师的报道,辛苦了。
  • zhusiegfried 2013-12-23 18:07
    过来看看的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