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中国沪剧网 首页 网友原创 查看内容

说说上海五大区属沪剧团与新光、中央两个剧院的缘份

2013-8-19 18:18| 发布者: 剑鸣视点| 查看: 2573| 评论: 39

摘要: 经常有年轻的沪剧爱好者问我,文革前五大区属沪剧团和有关沪剧演出场所的问题。前几天我已经撰写了人民沪剧团与美琪电影院结缘的故事。应该说这是其一,今天再来讲一讲上海五大区属沪剧团与新光、中央两个剧院的缘分 ...

经常有年轻的沪剧爱好者问我,文革前五大区属沪剧团和有关沪剧演出场所的问题。前几天我已经撰写了人民沪剧团与美琪电影院结缘的故事。应该说这是其一,今天再来讲一讲上海五大区属沪剧团与新光、中央两个剧院的缘分,算作是其二吧。

    文革前的上海行政区域有十个区(南市、黄浦、静安、徐汇、卢湾、普陀、闸北、杨浦、虹口、长宁)和十个县(嘉定、南汇、青浦、上海、奉贤、金山、松江、崇明、川沙、宝山)。专业的沪剧团体除了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是国有剧团(全民所有制)外,还有五大区属沪剧团,即艺华、勤艺、爱华、长江、努力沪剧团,虽然它们戴上了“国营”或者“公办”的帽子,其实质还是实行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区属剧团。其他沪剧团体如群艺、前进(后为上海县沪剧团)南汇、奉贤、松江、崇明、川沙等区县沪剧团也是属于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剧团。

上海当时有这么多的沪剧团体,除了南市区的群艺沪剧团常驻“大世界”游乐场演出外(有时前进沪剧团也去这那里演出),郊县沪剧团大部分在所属的县内演出,偶然到市区来演出。然而,在市区剧场经常演出的则是“六大”沪剧团了。

除了人民沪剧团后来基本上在“美琪电影院”落户外,其他区属的五大剧团在“新光剧场”和“中央戏院”演出为多,所以,这两个剧场就成了沪剧演出的专用剧场了。

首先,介绍一下新光剧场。

新光剧场地处市中心宁波路、广西北路口,地方较幽静。凡是剧场客满时,等退票的人多了,对过往的交通影响也不大。它在解放前已经建成,老板叫夏连良。开始的时候专放电影,一些进口片叫座得很。后来1941年王雅琴等发起建立“上海沪剧社”,“开锣戏”是王雅琴、解洪元等主演的《魂断蓝桥》。在“新光”一炮打响后,剧场就专演沪剧了。

“新光剧场”、“兰心大戏院”、“长江剧场”(解放前叫“卡尔登戏院”)这三个剧场其本上属于一个类型,和“人民大舞台”“天蟾舞台”“美琪大戏院”等比较,面积、座位属于中型剧场,但精巧、雅致,中西合璧建筑,内墙上都有像奶油蛋糕似的“裱花”,且早就装置了冷气设备。

“新光剧场”进门就十级左右的扶梯台阶而上,在观众厅里,左面是观众服务处,卖说明书,兼带冷饮等;右面是票房间(后来搬到现在的票房处前面,紧靠宁波路)。左右进场门是黑色的,一拉开弹簧门,一股冷气直冲观众,大热天舒服极了。观众厅靠墙的两边,扶梯直通二楼。剧场的顶部是圆的,给人有高大宽敞的感觉。

舞台两边是通楼下出口处的“安全门”,镜框式的舞台四周也有“裱花蛋糕”式的图形,上方是逐步收口式的装饰,显得美观、大气。

剧场楼下设26排,1—13排是前座,14—19排是中座,20—26排是后座。楼上设16排。1—5排是前座,6—11排是中座,12—16排是后座。

在“新光”看戏是一种享受。场内设施好,离舞台不远,剧场音响效果很好(墙壁上的立体装饰就考虑到为声音服务),而且不受外部嘈声的干扰。

“新光”在五十年代初,剧场为“人民”和“艺华”两家沪剧团轮换使用,约在1958年后长期为艺华沪剧团租用。

我小时候与父母在“新光”看过“艺华”演出的《碧落黄泉》,后来又独立看了《向阳花开》《庵堂相会》《黄浦怒潮》《春到草原》《秋海棠》《借黄糠》《特派员》《丰收之后》《不准出生的人》《金沙江畔》《铁汉娇娃》《金银花开》《豹子湾战斗》《血泪荡》《光辉的道路》《三代人》《红灯记》等好多剧目。

“艺华”的演员基本阵容是王雅琴、王盘声小筱月珍、邢月莉、刘志麟、钱逸梦、金耕泉、向美玲、梁斌斌、石维新、邹致源、周湘君、高伟谷、徐忆萍、张剑菁、陈  瑜等。

当“艺华”去其他剧场演出时,如“共舞台”、“群众剧场”、“徐汇剧场”等剧院,或去外地巡回演出(沪剧团中,“艺华”巡回演出最多)时,其他沪剧团也进“新光”去演出。我在“新光”也看过“爱华”演出过《奇怪的信号弹》《青春之歌》《苗家儿女》《年青的一代》《红灯记》等好多戏。也看过“长江”演过《顾鼎臣》《高山红云》等戏,“努力”的《贵族夫人》《八年离乱》《欺嫂失妻》《龙华塔下》等戏卖座很好。文革前夕,群艺沪剧团从“大世界”出来后,我在“新光”也看他们演过的《阮文追》和《一网打尽》。

上海几个沪剧团在“新光”演过好多高质量的戏,我如数家珍,终身难忘。

文革后,“新光”划归电影局,专放一些内部招待片。现在改名为“新光影艺苑”,白天放映电影,晚上改演小剧场的话剧。

再来说说“中央戏院”。

“中央戏院”也位于市中心,在市工人文化宫斜对面,在北海路、云南南路口,人多等退票也不影响交通。文革后属于文化宫的剧场。二楼剧场和舞台经改建后小得可怜,铺面外租开店。现在剧场基本上荒废,不演戏了。

“中央”的硬件设施一般。穿过进门处的一条很狭的过道就是剧场了。进门处的左面是通向二楼的扶梯,右面是售票处;二楼观众厅也不大,设有小卖部。整个剧场较浅,靠舞台一头小,观众席像撑开的扇子,越到后面就越大。楼下座位大约20排。前后座有通道分开。前座约15排左右,后座中间卖中座价,后座两边比较宽,视线有影响,只能卖后座价;二楼场内共8排。1—3排为前座,4—8排为后座;同一楼一样,后座中间卖中座价,后座两边也宽,卖后座价。

因为地处市中心,几个区属剧团长期在此演出,基本天天满座。

“中央戏院”也是专演沪剧的,解放前、后文滨剧团和中艺沪剧团就经常在此演出。五十年代中期后一些沪剧团嫌原来演出的“龙门戏院”、“明星戏院”等剧场太小,就转到“中央”来了。五十年代后期至文革开始,一直是“勤艺”、“爱华”、“长江”、“努力”几个沪剧团在“中央戏院”轮换演出。

我记得只有两次是其他剧团在此作短暂演出。一次是无锡越剧团张少栋等来沪演出,我没去看;还有一次是嘉定锡剧团来市区演出。我喜出望外,难得看到市区有锡剧演出。他们演出了两部传统戏《珍珠塔》和《孟丽君》。剧团的四块牌子:林月珍、濮 阳、冯君侠、汪秀英(和沪剧的同名)一起登台),我特别欣赏濮 阳的“濮”腔,听了真“过瘾”。

在“中央戏院”我看过“勤艺”的《王魁负桂英》《红菱记》《两代人》《雷雨》(分团演出)《家》《腊梅》《人强马壮》《赤道战鼓》《南海长城》等戏。记得演《家》的第一天,我去戏院看戏,只见门口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勤艺”的演员基本阵容是杨飞飞赵春芳、毛  羽、郁志林、顾秀玲、刘银发赵慧芳、宋小琴、宋幼琴、王秀文等。

“爱华”在“中央戏院”演出时经常“满座”。我看了《红珊瑚》《大雷雨》《碧落黄泉》《少奶奶的扇子》《桃李颂》等。《少》剧和《桃》剧也是去看第一场演出,门口几乎无人退票。文革中,1967年的夏季,剧团改名为“东方红沪剧团”,演《红灯记》,由造反派演主角。因观众不满,结果散场后造反派拉起剧场的大铁门,不让人外出,与观众进行激烈的大辩论。

“爱华”的基本阵容是凌爱珍袁滨忠韩玉敏、吴乐声、凌大可、筱爱珍、凌亦萍、凌燕蓉、凌曼蓉、夏剑青等。

长江沪剧团在“中央戏院”也演过好多有价值的戏。如《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史红梅》《纺棉花》《花弄影》《啼笑因缘》《杨立贝》《黛诺》《双胞胎》《琼花》《姜喜喜》《荒唐先生》等等。许多戏看得令人拍案叫绝。

“长江”的演员基本阵容是汪秀英、施春轩丁国斌、刘正道、赵云鸣、朱吟枫、卜文英、汪筱英、汪蝉娟、施小轩、诸云泉等。

“努力”的戏也演得很好。《黎明前的搏斗》《破镜重圆》《私生子》《杨乃武与小白菜》《冰娘惨史》《刘三姐》《奇袭白虎团》等也常常在“中央戏院”客满。

“努力”的演员实力也很强。顾月珍、小筱月珍(暂借)、石  良、筱谷声、孔嘉宾、顾美霞、盛美珍、冯云娥、吕雅芬、朱玉龙、杜智华、顾咪咪、顾琴琴、顾珍珍、潘正新等。

当然,除了“美琪”、“新光”、“中央”这三个剧场外,六大沪剧团也去其他剧场演出。文革前在我印象中,或去看过沪剧的剧场还有人民大舞台、共舞台、中国大戏院、群众剧场、红都戏院、解放剧场、国联戏院、国泰剧场、大同戏院、瑞金剧场、黄浦剧场、徐汇剧场等等,

    区、县属沪剧团撑起了上海沪剧界的大半边天,除了人民沪剧团外,其他五大沪剧团的演出成果大部分是在“新光”和“中央”这两个剧场体现的。虽然现在这些剧场或剧团有的已经消失(或说转行)了,但他们的业绩是永存的,在沪剧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骏  良


                              

写于2012年12月23日


本文内容由 骏良 提供

我有话说......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