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沪剧网 首页 网友原创 查看内容

愿,接“灯”自有后来人,好戏永生!

2013-2-4 15:57| 发布者: 剑鸣视点| 查看: 1866| 评论: 28|原作者: 骏良|来自: 本站

摘要: 接“灯”自有后来人 今年春节适逢原爱华沪剧团的优秀沪剧革命现代戏《红灯记》上演五十周年纪念日。五十年前(1963年)的农历大年夜,爱华沪剧团在静安寺的红都剧场(现“百乐门”)隆重演出了根据电影文学剧本《 ...

接“灯”自有后来人

今年春节适逢原爱华沪剧团的优秀沪剧革命现代戏《红灯记》上演五十周年纪念日。

五十年前(1963年)的农历大年夜,爱华沪剧团在静安寺的红都剧场(现“百乐门”)隆重演出了根据电影文学剧本《自有后来人》集体改编的沪剧《红灯记》。

《红灯记》一经演出即一炮打响,几经修改和宣传,很快成为全国各大剧种和文艺团体纷纷移植演出的剧目,后来经中国京剧团改编为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成为当时八个革命样板戏之一。

剧团曾进京为中央领导演出,毛主席观看沪剧《红灯记》后,还特地接见了剧组的领导和主创演出人员。

在那文艺百花凋零的年代里,沪剧《红灯记》却竟得以几度重演,真是一盏戏曲园地中不灭的“红灯”。

跨入新世纪后,上海沪剧院又以最佳阵容复排演出过一次。

五十年来沪剧《红灯记》,走过了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历程,各位网友如果想了解沪剧《红灯记》始创和演出全部过程的,可以参阅本人在中国沪剧网的“沪剧文化”栏目内刊登的《从沪剧〈红灯记〉想起的》一文。

经历了半个世纪,当年凌爱珍袁滨忠韩玉敏在《红灯记》里的精彩唱段至今仍流传不衰。

如今,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团已经成立一年多了,这一届青年演员,阵容齐整,不乏沪剧的优秀新人和新苗,在前几年学习汇报演出中,曾经排演过《红灯记——刑场》一折,受到赞誉和好评。在纪念《红灯记》上演五十周年之时,我们衷心希望这一代沪剧新人,能继承传统、发扬经典,以富有朝气的演出阵容,学习、复排《红灯记》全剧。

愿,接“灯”自有后来人,好戏永生!


                                 

骏良

                           

2013年2月4日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

本文内容由 骏良 提供

我有话说......
  • 龚山荣 2013-2-4 13:35
    期待!
  • lujunwen 2013-2-4 14:07
    好主意,顶!
  • 仙人球 2013-2-4 14:30
    骏良老师的建议,很具有建设性意义。对沪剧院年青一代演员而言,演传统戏当然很必要,但绝不是唯一。毕竟时代在发展,艺术也在发展。所以,演现代戏,特别是现代革命戏,更为重要。况且在沪剧的宝典中,现代革命剧目占据了很大一部分,除了红灯记,还有芦荡火种,星星之火,王孝和等等。同时通过演现代革命剧目,还可以教育年轻演员,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 申渝 2013-2-4 17:00
  • 13761103973 2013-2-4 17:22
  • 淼淼 2013-2-4 18:10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