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调 发表于 2014-7-9 13:35:54

王乐乐 发表于 2014-7-9 15:12:59

{: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赞!谢谢叶子老师上传报道分享!

梅海申 发表于 2014-7-13 16:30:03

谢谢老师上传,陈荣兰懂人才,爱人才,在当时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保护着沪剧名角,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好团长。可敬可佩{:1_287:}{:1_287:}{:1_287:}{:1_287:}{:1_287:}{:1_287:}

zxhanmimi 发表于 2014-7-20 22:39:13


沪剧的往事,尘封的记忆。
{: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浦东原住民 发表于 2014-7-21 23:02:31

所以说,好戏是磨出来的。从现在来看,石筱英老师扮演《罗汉钱》里的媒婆更为适合,因为,这样一个反面角色需要极强的表现力。而在我看来,石老师在老一辈的沪剧艺术家里,不谈唱腔,她老人家的表演可以说的出类拔萃的。连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看了她扮演的雌老虎也是赞不绝口,特别是雌老虎叹桩头,那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充满魅力,人物形象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至今,后人所扮演的雌老虎,都是隔靴捎痒,无人能望其项背。如此,由丁先生扮演小飞娥,也更能发挥她委婉优雅的演唱风格来表现人物外柔内刚,忍辱负重的复杂心理。一曲“回忆”成为丁派名曲也就顺利成章;《罗汉钱》能成为全国调演的戏曲名剧,也是水到渠成。

上海小步 发表于 2015-2-24 12:42:22

{: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再一次重温历史,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向佩玲丈夫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