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派传人 发表于 2016-6-28 21:44:43

朱妙其 发表于 2016-6-28 19:02
戏上演后举办专家座谈,掌声一片。也需要。"挑山女人"带了头以后,"邓世昌"跟上,"赵一曼"自然也跟上 ...

朱老师你好,实话实说:咋天傍晚我和小王盘声通话,讲了很久,现在的情况是:单位团体包场,观看观众不花钱,,观众自愿买票看戏,几乎没有,如此下去,怎么办,沪剧吸引不了人,现在新老观众都不愿看,为什么,280元票价,卖30元,你说沪剧悲不悲,不要看现在表面,沪剧危在旦夕!

3141595243 发表于 2016-7-1 19:26:24

有同感,传承是传承,发展是发展,不能 混为一谈,沪剧网应该开展讨论,目的是为了沪剧的明天。

朱妙其 发表于 2016-7-1 20:58:48

文派传人 发表于 2016-6-28 21:44
朱老师你好,实话实说:咋天傍晚我和小王盘声通话,讲了很久,现在的情况是:单位团体包场,观看观众不花 ...

和您的心情是一样的.
让我们用各自旳的方法和可能,为沪剧添个一砖半瓦吧.

袁筱 发表于 2017-12-13 20:37:20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上海沪剧院对“雷雨”一剧的改编,简直是不伦不类,破坏了经典。
还有“霓虹灯下---”一剧简直像开运动会,只看见演员在舞台上奔来奔去。

陈小宝 发表于 2017-12-14 13:30:49

流派的失传是十分可惜的,61年的流派演唱会希望年轻演员多听听才能体会什么叫流派。

香山雅仕 发表于 2017-12-15 09:48:44

骏良老师写了一篇好文章。建议沪剧网设“沪剧评论”栏目,让网友对时下上演的沪剧及沪剧的发展,开展网上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希望经常能看到骏良这样的好文章。“沪剧短评”的设立会吸引网友更多关注沪剧网。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怀念沪剧一代宗师丁是娥老师逝世二十八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