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红灯记> 1965年的爱华版与艺华版 选场
本帖最后由 chen9001 于 2015-7-26 09:52 编辑这个星期的上海电台戏剧曲艺频率,<沪曲乡音>先后播放了爱华与艺华两个剧团的<红灯记> 1965年版的选场与选段(其中艺华版就在今天中午),听了以后,十分感慨.
节目主持人介绍:这是学习中国京剧院的现代京剧<红灯记>后的沪剧版本(没有提到"移植"等词语).
众所周知,现代京剧<沙家浜>与<红灯记>,是分别移植自上海人民沪剧团的<芦荡火种>与爱华\艺华两家的<红灯记>与<三代人>(京剧里"痛说家史"一场用的是"艺华"的方式,而不是"爱华"的"戏中戏"方式,其他基本沿用了"爱华"的).
1964年,全国现代京剧汇演后,一批优秀节目进行巡演,并被不断"精雕细琢"加工成了"样板戏".本周电台播放的,正是这两个沪剧团观摩了中国京剧院演出后的修改版,也就是说向京剧"靠拢"了过去.尽管如此,听下来依旧姓"沪",且两个沪剧团还是各演各的,保留了自己的亮点与风格.特别提一句:1965年王盘声老师的嗓子特别好,今天最后一个节目是王老当年的原唱<打起背包走天下>.
我录了电台播放的相关音频,请网友转发.
对这两个版本的选段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直接上"看看新闻网",链接上海电台"戏剧曲艺"频率,可回看回听七天内的节目.
谢谢老师上传{: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本帖最后由 芸倩 于 2015-7-26 09:53 编辑
{:1_299:}{:1_299:}{:1_299:}谢谢陈老师详细介绍!{:1_299:}{:1_299:}{:1_299:} 本帖最后由 chen9001 于 2015-7-26 09:47 编辑
网友芸倩(也是市宫说唱团的队友我是乐队伴奏者,她是台上的演员)现在正在将音频上传到"音频开放区",供需要的朋友下载收听.
在此,简单介绍下两个团的演员阵容(上面一行是爱华的,下面一行是艺华的):
李玉和 李奶奶 李铁梅 鸠山
袁滨忠 凌爱珍 韩玉敏 凌大可
王盘声 王雅琴 张剑菁 钱逸梦
这里还要介绍下两位铁梅 很巧,都与曾经的"沪剧皇后"王雅琴有渊源 韩是她的学生,而张则是她的女儿(父亲是沪剧宗师筱文滨,跟他的原姓).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辛苦了。{: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谢谢介绍,可惜您这篇文章发布时我在美国,今天看到非常惋惜错过时间,这么好听的篇章如何才能会听。
{:1_273:} 如何才能回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