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演好一出反映军人题材的戏,演员去部队体验一下军人的生活是需要的,但靠几天的军训是不可能有质的飞跃。不能军训过了,戏演出过了,一切结束了!没有日复一日苦练基本功的积累,再多次的军训只能是“体验”罢了。
一个肥头大脑、大腹便便的“杨白劳”演得再苦、再悲会引起观众共鸣吗? 谢谢叶子老师的帖!您的每一帖都是非常深刻的,每一指出的问题都能引起我们共鸣——说出我们想说的话。谢谢您的好帖!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4-9-13 20:35 编辑
载歌载舞是中国戏曲的特点,不仅要练好唱功,也要练好做功,唱功、做功都是戏曲演员必需勤学苦练的基本功,也是沪剧演员两者不可偏废的基本功。 楼主说的真是语重心长,希望沪剧院的领导和演员能好好的看一看这篇文章,认真的反思,对你们绝对有好处。与京剧演员相比,沪剧演员的素质和基本功实在相差甚远,就连“提劲”这么个简单的动作,沪剧演员做起来就是“娘娘腔”。 也要练功滴 叶子老师讲得非常好,不要说形体上不如其他剧种,就是连唱沪剧也唱不过甬剧演员苏醒了。他唱得太好了。我看沪剧院的男生有几个能和他比的。可能我说得有点过分,请你们理解。我们是想看到你们更靓丽的,演唱动听的年轻一代的沪剧表演艺术家。 百炼方能成钢!谢谢精彩报道!{:1_284:}{:1_284:}{:1_284:} 几位讲的都很中肯!有次电视播出介绍中得知,这批毕业男生中有个别因变声期等因素,唱起来显得困难~后听了拜师演出,发觉几位男声在演唱中多多少少都有同样问题出现。其实,在从事歌唱艺术的声乐工作者里,有几位通过长期专业实践,早已有了基本(经发声练习)解决办法,愿他们能走出困境!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