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声 发表于 2009-3-2 20:37:05

丁是娥

丁是娥,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女。工花旦、正旦、兼演老旦。原名潘咏华。浙江吴兴人,一九二三年生。九岁拜申曲艺人丁婉娥为师学艺。一九三六年丁婉娥创办婉社儿童申曲班,丁是娥开始以“小小婉娥”艺名在该班演出。十八岁满师后,相继在“鸣英”、“施家班”、“文滨”等剧团当演员,戏路较广,声誉雀起。1947年与解洪元、顾月珍自组上艺沪剧团,逐渐成为著名演员。一九四七年演出《铁骨红梅》和《何处再觅返魂香》引起轰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沪剧进入改革创新时代,她积极排演现代戏,成功创造了一系列现代人物形象。一九五二年,以现代戏《罗汉钱》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一等奖。以后又在《芦荡火种》中成功地扮演了阿庆嫂而风靡全国。
    丁是娥在五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中,成功的塑造了各阶层的老、中、青年不同类型的艺术形象,她扮演的主要角色有《罗汉钱》中的小飞蛾、《金黛莱》中的金黛莱、《雷雨》中的繁漪、《寄生草》中的唐文锦、《鸡毛飞上天》中的林佩芬、《芦荡火种》中的阿庆嫂、《阿必大》中的婶娘、《甲午海战》中的金堂妈和《被唾弃的人》中的林蕴华等。她善于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表演细腻真切,深刻感人;她的嗓音圆润,音域宽广,可塑性大,气口功夫好。她在充分发扬沪剧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融化了兄弟艺术的长处,加以大胆革新,形成了自己婉转优美、绮丽多变的“丁派”唱腔;她的唱腔富有音乐性和抒情性。
    她还和乐师一起,发展及创造了[反阴阳]、[快流水]、[反十字]等沪剧新曲调,对沪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粉碎“四人帮”以后,她着意培养沪剧新一代,主动为青年演员配戏,热情进行传帮带,悉心而孜孜不倦。
    丁是娥于1958年入党,历任中共中央政协第二、三、四届全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1982年,上海沪剧院成立,丁是娥任院长。退休后,任名誉院长。1988年6月28日,丁是娥因病在华东医院逝世,终年65岁。

lizhenmin 发表于 2009-12-25 13:27:04

丁是娥是沪剧事业中最具影响的人物,她艺术高超、艺德高尚,政治上追求上进,解放后很快跟随中国共产党,办国有剧团,不计较个人得失,创作许多切合当时形势条件的沪剧现代剧目,为沪剧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十年动乱后,她主动将补发工资上缴党费,让台与青年演员,大力扶持像马莉莉、诸惠琴、沈惠中、陈瑜等,茅善玉、徐俊等。她一生中较大的一个遗憾就是未能举行她个人的专场演唱会和留下更多的音像资料。她的过早离去,是沪剧不可弥补的损失。我至今还十分想念她。希望小茅领导的上海沪剧院,要弘扬丁老师的精神,在沪剧尚处于低迷的时候,为振兴沪剧多做些工作,相信我们沪剧的明天会更好!

剑鸣视点 发表于 2009-3-2 22:32:42


丁是娥 剑鸣摄于1982年。

艳在云霄 发表于 2009-3-6 20:19:44

她是我的偶像,我最爱最爱的偶像呀

丁HU 发表于 2009-3-10 20:24:25

[我也是,偶像,不知道为什么,反正觉得她的唱很吸引人,我爱上沪剧也是因为听了她的唱之后,尤其是她生命中最后一次与王盘生联合演出"看照片"那一折,那时她已经病入膏肓,但是为了演出,她靠着吃止痛片和顽强的意志力坚强的抵制病魔,台上的演出与她交相辉映,林老师坚定的革命意志正如她一心坚守的沪剧艺术。

雁声 发表于 2009-3-12 20:04:26

现在出版的“看照片”录像应该不是丁生命中最后一次在回娘家中的演出,而是1987年王盘声的流派演唱会上的录像

ysh_2009 发表于 2009-6-22 21:26:00

好慈祥~!

老钟 发表于 2009-8-16 10:52:28

丁老师是沪剧第一表演艺术家,丁派传人特多,但无人能超。

admin 发表于 2009-8-25 23:25:55

补充一下百度百科关于丁是娥的资料


 丁是娥(1923~1988)
  中国沪剧演员。原名潘咏华,艺名丁是娥,浙江湖州马腰镇潘家村人。她9岁从师丁婉娥学艺,专工花旦、正旦,兼演老旦。12岁在丁婉娥主办的儿童申曲班里,人称“小小婉娥”。18岁开始演出,先后参加了鸣英等 4 个沪剧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致力于沪剧改革,尤其在排演现代戏方面 ,成绩卓著 。1950年,与解洪元一起,响应人民政府“改人、改戏、改制”号召,首创民营公助集体所有制上艺沪剧团,任副团长。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同年赴朝鲜慰问演出。后历任上海沪剧团团长,上海沪剧院院长,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二、三届理事和第四届常务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候补委员,上海市第一、二、三、四、五、六届人大代表,上海市妇联执行委员。1988年6月28日病逝于上海。
  曾先后 4次获得表演奖,其中连续两年获上海市戏曲竞赛一等演员奖。1952年,上艺沪剧团与中艺沪剧团合并,参加全国观摩演出,获一等演员奖。1954年获华东戏曲会演一等演员奖。1956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1958年被评为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197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2年被评为上海市模范共产党员。
  演唱艺术精湛,唱腔婉转、绮丽多彩,善于抒发人物内在感情,自成一家。在培养青年演员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擅演剧目有《白毛女》(饰喜儿)、《 罗汉钱 》(饰小飞娥)、《 金 黛 莱 》(饰金黛莱)、《鸡毛飞上天》(饰林佩芬)、《蝴蝶夫人》、《 雷雨 》、《寄生草》、《芦荡火种》(饰阿庆嫂)、《被唾弃的人》等。
  著有《展开艺术想像的翅膀》。

剑鸣视点 发表于 2009-8-28 00:41:48

丁是娥艺名的由来
   
       (剑鸣按语:丁是娥,原名潘咏华,艺名丁是娥,关于艺名的由来,以往文字资料介绍说9岁从师丁婉娥学艺,故改姓丁。新近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抉微钩沉》中却是另外一种说法。作者陈元麟是我几十年的朋友,现将新书中《丁是娥艺名的由来》一文转载如下——)

    《丁是娥艺名的由来》

   已故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原姓潘,名咏华,那么,她为什么要改姓丁呢?原来,过去有一位饮誉一时的沪剧女演员叫孙是娥,她想顶替孙是娥,做孙是娥的接班人,就把顶替的“顶”字改为姓丁,成为丁是娥。这个故事很少有人知道。
   当年,汤笔花编辑专谈戏剧的《罗宾汉》小报时,丁是娥还向汤索过孙是娥的照片。汤笔花曾向沪剧已故老艺人张文俊(筱文滨)说起此事,还说丁是娥想继承孙是娥,好比京剧演员盖叫天要盖过谭叫天(谭鑫培)的意思。后来,果然是丁是娥蜚声沪剧界,不愧为孙是娥的接班人。
                                                       (原载: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抉微钩沉》)

娄江沙子 发表于 2009-8-30 19:14:41

如果沪剧没了您,会是怎么样?

zhengyue78 发表于 2009-12-13 16:31:59

我最崇拜和欣赏的戏剧表演艺术家

c105030 发表于 2009-12-25 14:36:52

沪剧界的代表人物。可惜太早地离去。她的高尚艺德永将留在人们的,她的高超艺术永存!

苍穹下 发表于 2010-1-4 15:39:16

我也喜欢丁是峨,女沪剧演员中最喜欢她。就是听了她 的唱腔我喜欢上沪剧的。

lizhenmin 发表于 2010-1-15 13:14:07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2月出版的《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一书,是由丁是娥老师口述,简惠等整理,记叙了丁是娥老师,童年学艺、满师之后以及解放后的部分经历,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回忆,反映了她艺术上成长的过程,并可窥见沪剧发展之一斑;结合长期的艺术实践,着重谈了在《罗汉钱》、《雷雨》、《阿必大回娘家》、《寄生草》、和《芦荡火种》里塑造角色的体会,阐发了自己的艺术见解。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丁是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