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唱的很不错啊,乐队伴奏欠缺了一点,有点硬,听了让人觉得有点不是滋味,可能是话筒没调好,可惜.....不好意思哦..... {: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一口气听了三段两位名票的唱,如喝了一杯醇香的浓茶,好享受哦!太谢谢楼主了!
{:1_287:}{:1_287:}{:1_287:}{:1_287:}{:1_287:}{:1_287:} 而古月 发表于 2013-4-8 19: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演员唱的很不错啊,乐队伴奏欠缺了一点,有点硬,听了让人觉得有点不是滋味,可能是话筒没调好,可惜..... ...
听上去好像有点瘪派的味道。不过我觉得瘪派与京剧倒是蛮配的,与沪剧好像不大般配。 瘪派风格是硬朗,流畅。建议您向“一只手”老师请教一下,瘪派风格是这样的吗? 本帖最后由 chen9001 于 2013-4-10 09:56 编辑
男士的白口,对咬字有点随意.有些尖音字都没读出来,譬如"小"等等.
女口有两个"样板":韩玉敏\马莉莉,对唱腔把握的比较好.
男口这个角色,wg后沪剧院复演,与马搭档的是李建华.李唱得不错的,现在用李的演唱谱,这就在韵味上吃了大亏.
当然,这一段的"主打明星"是女口.
"而古月"老师提出了"音乐硬"的意见,我完全同意.
说穿了,这个"硬"主要硬在主胡.分弓多还则罢了;照谱"死做",附点音符的即兴使用太少......
对徐主胡,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他在"人滑"乐队工作时,主要是弹琵琶,点子清晰,功夫了得.
后来,刘银发先生当"宝山"团长时期,请他去拉主胡.沪剧中年演员声屏大赛,"宝山"的参赛节目就是他操的琴.
拜了周根生前辈为师后,对"周派"琴艺"比较钻研.但"周派"并非一味的"刚",而是"刚中有柔",这一点,徐老师还有待改进.
唱沪剧,伴沪剧,第一位的评介标准就是"糯勿糯",过去是如此,现在依然是这样. 回复 chen9001 的帖子
老法师就是老法师,不服不行。 {: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1_299:}{:1_299:}{:1_299:}{:1_299:}{:1_287:}{:1_287:}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