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就是两把宝剑之一钱思剑;另一位同样是著名袁派小生黄爱忠——这个艺名(或许就是真名,我不了解未曾核对)就充分表明了对袁滨忠的热爱和景仰。
问题在于沪剧男小生究竟谁敢来吃螃蟹,哪个院团敢于迈开文革戏曲的这一步。
毫无疑问,同样是现代史剧,海上申曲肯定比那部剧诗以及还有一本写申曲艺人的大戏更为感人。
至少从主题方面来考量。而主题是重中之重。
期待十八大精神在沪剧界的落实,让这个从四面红旗之一跌出前十名几乎被边缘化的剧种再有一个个感人的舞台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谨以此跟贴再次向筱文滨凌爱珍袁滨忠王雅琴夏剑青等大师前辈以及健在的韩玉敏前辈(愿她健康长寿)致敬! 谨祝您坚持不渝写出更多好剧本。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