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minshi 发表于 2012-11-23 20:25:42

对第五届上海市“乡音和曲”沪剧初赛结束报道有感

第五届上海市乡音和曲沪剧初赛巳经结朿。但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令人深思。一、选赛曲目重叠——能给广大观众接受和吸纳的面不多。二、流派面窄——能深入人心的,朗朗上口的缺乏。三、最关键的三十岁以下年青人缺乏。这是当今沪剧最致命的问题。沪剧受众的断层,是关乎我们上海的地方戏——零六年巳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沪剧的生存问题。难道等老者逝去,无后继来者。那时还能生存下去,发扬光大吗?上海的家长愿自己子女学习沪剧巳少有人选。学员招收都是外籍人,一旦放假,回来后纠正口语都是一件事倍功半之事。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主管部门、专业人士的警觉和深醒吗?要振兴我们的沪剧,我们的主管领导,应当要重视和采取切实措施的时候了。殷切希望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能有朝一日重现五、六十年代的辉煌。

lujunwen 发表于 2012-11-26 10:13:07

{:1_299:}{:1_299:}{:1_299:}{:1_287:}{:1_287:}{:1_287:}

娄江沙子 发表于 2012-11-26 22:42:34

{:1_287:}{:1_287:}{:1_287:}{:1_287:}{:1_287:}{:1_287:}

chen9001 发表于 2012-11-27 13:13:15

"说唱"的问题,也是如此.

我的一位朋友,60几岁了.曾在赛后打了个电话给我,说他参加了"乡音和曲"活动,获市级二等奖,还有若干奖金云云......
参与者和观众的老龄化,这都是传承\发展本土特色文化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再说,说唱还没有成功申报"非遗"(包括"上海说唱").

婉君 发表于 2012-11-28 15:47:59

{: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仙人球 发表于 2012-11-30 22:00:45

{:1_287:}{:1_287:}{:1_287:}{:1_287:}{:1_287:}{:1_287:}
支持楼主观点。作为市级媒体,在举办活动时,眼光要远,不要为了节目而节目。作为上海市级媒体,关注沪剧的长效发展也是你们的责任。

邵国鑫 发表于 2012-12-20 15:10:29

沪剧的传承和发展要从娃娃㧓起,现在的青少年连上海方言多讲不好,怎么办呢?有关领导和文教部门要多呼吁一下了。

mmm老顽童 发表于 2012-12-30 13:40:14

{:1_299:}{:1_299:}{:1_299:}{:1_287:}{:1_299:}{:1_299:}{:1_299:}

永世爱华 发表于 2013-2-17 16:07:40

{:1_299:}{:1_299:}{:1_299:}

申申 发表于 2013-2-19 19:18:06

呵呵 还是要从根源上寻找原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家长,让孩子去学习钢琴,学习唱歌 学习舞蹈,可以成名呀,但是沪剧怎么扩大影响呢?

芸倩 发表于 2013-4-11 08:10:16

{: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quyanglaozhang 发表于 2013-4-15 20:22:09

{:1_299:}{:1_299:}{:1_299:}{:1_299:}

黄成林 发表于 2013-4-18 12:20:45

{:1_299:}{:1_299:}{:1_299:}

hj02502 发表于 2013-4-20 10:28:54

{:1_287:}{:1_287:}{:1_287:}{:1_299:}{:1_287:}{:1_287:}{:1_287:}

腊梅xu 发表于 2013-5-25 17:06:02

{:1_299:}{:1_299:}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对第五届上海市“乡音和曲”沪剧初赛结束报道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