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wyj 发表于 2011-10-5 15:00:06

谢谢剑鸣老师的上传报道,这样精彩的沪剧演出,给国庆带来喜气。
      {:1_299:}{:1_299:}{:1_299:}

qingyongqing 发表于 2011-10-5 15:09:12

祝贺{:1_299:}{:1_299:}{:1_299:}谢谢上传。

阿耕 发表于 2011-10-5 17:57:10

{:1_299:}{:1_299:}{:1_299:}

xiangsheng1947 发表于 2011-10-5 18:50:52

{:1_299:}{:1_299:}{:1_299:}祝贺演出成功!谢谢剑鸣老师报道!{:1_299:}{:1_299:}{:1_299:}

我名阿蔡 发表于 2011-10-5 20:25:56

{: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祝贺演出活动圆满成功!

于佳 发表于 2011-10-5 22:48:21

{: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300:}{:1_300:}{:1_300:}{:1_300:}

于佳 发表于 2011-10-5 22:51:17

{:1_299:}{:1_300:}{:1_300:}{:1_299:}{:1_300:}{:1_299:}{:1_300:}{:1_300:}{:1_300:}

沪剧粉丝 发表于 2011-10-6 09:07:39

谢谢上传,祝贺,祝贺。{: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chen9001 发表于 2011-10-6 09:49:32

如何使票友(包括演员和伴奏者)的平均年龄降低一点,这是一个比较突出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liuwei1726 发表于 2011-10-6 11:06:56

如何使票友(包括演员和伴奏者)的平均年龄降低一点,这是一个比较突出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支持楼上陈老师的观点,培养年轻人是当务之急。

陆敬文 发表于 2011-10-6 16:39:12

很精彩,祝賀演出取得成功,谢谢楼主上传。

滩簧西乡调 发表于 2011-10-6 17:56:26

回复 陈树伟 的帖子

这才是在真正对活动负责的讲评,是为了将来类似活动的成功着想!顶陈老师!!!

老猴 发表于 2011-10-6 18:12:10

回复 滩簧西乡调 的帖子

我再顶一下“滩簧西乡调”,老猴和你有同感!

陈树伟 发表于 2011-10-6 23:48:03

回复 滩簧西乡调 的帖子

能解决票友年轻化的一天便是沪剧事业极为兴旺的一天了.这问题涉及很多方面.首先是要创作符合新一代青年人的剧目.唱腔音乐要改革.不能老抱着传统老戏不放.老戏受老年观众喜爱.但年复一年这些观众连农村也越来越少了.城市青年更不喜欢.农村青年观众也少得可怜.某些单位甚至讲xx戏大概演了100年了吧?你们要演到共产主义啊!有些老戏在当时有观众.那个时代绝大部份老百姓没文化.看看阿必大卖红菱很是满足了.当代青年会要看吗?戏的文学性.戏的结构都是老掉牙的.有的戏因为戏中一段唱腔很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这戏也就此成名了.但是看了这戏大为失望.马标戏的痕迹太厉害了.现在还在演,年轻观众怎么坐得下去看呢!要票友年轻化先要剧目年轻化.音乐年轻化.创作出一批与青年人心灵产生共鸣的戏来.又有优美音乐与唱腔.才能赢得沪剧未来的观众.形成戏迷群体.它是票友年轻化的大前提.京剧的票友更老吧.在京剧作了改革后出现了一批新票友及年轻票友.这是最有力的说明!沪剧演现代戏擅长贴近生活.比兄弟剧种更有利改革.这次演出也有年轻票友.如顾雅萍.罗雅萍.王美娣.顾仁雯.朱佩莉等女士.男演员也较年轻的有吴銀芳.汤建平等不妨问他们是看了什戏?听了什么唱段首次爱上沪剧的?就我本人来说是因为看了电影星星之火爱上了沪剧的.绝不是看了陆雅臣爱上沪剧的.这里不是说传统不好.因为当时我还年轻.吸引我的肯定是新型的而不是老腔老调的传统戏.爱上一个戏从而也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出戏才能出人.人包含观众!

陈树伟 发表于 2011-10-7 00:08:39

回复 滩簧西乡调 的帖子

谢谢您的支持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欢度国庆 沪剧票友演唱会》场面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