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 发表于 2011-1-19 15:11:04

话说 子归

本帖最后由 剑鸣视点 于 2011-1-22 21:18 编辑

话说子归

   最近沪剧网上子归老师的沪剧老古董源源不断涌上前茅。很多收藏爱好者也感到敬佩。我很羡慕也很想见他一面,可无法联系,在我脑里一直深记“子归’ 这位神秘人物。
   本月7日我公司原搞华东旅游报编辑、策划老职员,听说我身体好了请我去黄河路吃午饭,他说都是你的老朋友、老部下,看望你,我就答应参加。我到时滑嵇剧团两位编导已先在场,老朋友相见很激动,谈谈旧事、办报情景,又谈当时周立波来公司一起策划海派清口之事,我说“海派” 两字首先是你提出的,孙徐春、关怀都认为“海派清口”这名称好,就一捶定音。现却成了周立波是“海派清口” 创始人。我说照周逻辑沪剧创始人应是王雅琴,因为王雅琴第一个提出把申曲改名为沪剧,第一个戏就是《魂断兰桥》改为剧本制。但王从未讲“沪剧创始人王雅琴” 不像他到处自吹“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 。皮厚盗版没办法。我俩哈哈大笑。当我俩正在为此事谈得又气又怨时陆雅飞开门进来问哪一位是子归老师?“子归”!我突然一惊,我想你找差地方了吧,结果我职员迎上讲:“我是” ,我叫“小荷花”。他俩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不认识,如在公园里约见,一定要手拿报纸,互发暗号。可我两人早认识,确不知“子归”就是我单位职工,我要找的神袐人物——子归终于找到了。“子归”啊我找你好苦啊!他笑着说中国沪剧网也是你贝贝老师领我进去的,现在我来了,欢迎吧!
   子归是位才子,才学渊博,我称他为上海滩一怪,他脑子特别灵,笔又快,脚又勤能吃苦耐劳,天再热可成天不喝一滳水,饭也随便得很,没车步行。忠厚朴实,一年四季穿解放军跑鞋。浦东新房满房间堆满旧书旧报老申报,老杂志、尤其是各种旧日记簿,内有名人日记,如林语堂日记等,纪实频道专题介绍他收藏日誌故事。子归他去旧书滩收货时,以一麻袋多少钱?五仟元、一万元、二万元拿了就走,有时吃进空包也有,一无所有。所以文庙书滩老板把东西都留给他。
    最值得学习的地方他收来一袋袋旧杂文,都要一張張阅读,认真做好目录,如旧日记他每一页认真翻阅,查找他趣味点。这是非常化时间的大工程。现在又担任宁波勤县同乡会秘书長,目前又在编电视剧《甬商》。祝子归老师新一年里佳作更多,藏品宝贝更多,为沪剧网贡献更多。关于“子归老师传奇” 故事下次再述。



贝贝与子归合影

世怡 发表于 2011-1-19 16:03:56

初见子归老师的尊容,内心感到无比激动,结合网上呈现宝贵资料,肃然起敬之意再一次的在心中萌发,祝两位老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1_299:}

冯国跃 发表于 2011-1-19 16:55:29

总能在网上阅读到有质量的文章和有价值的文物资料,那可都是子归老师的杰作。我也和贝贝老师一样对子归老师有一种神秘感,通过贝贝老师的介绍着神秘感总算揭秘了。子归老师真的不容易,花资金、花功夫,获得珍贵资料无私的供大家分享。我衷心的谢谢子归老师的无私!也感谢贝贝老师的揭秘!

dingding 发表于 2011-1-19 17:28:28

{:1_251:}{:1_251:}{:1_287:}{:1_299:}{:1_299:}

zxhanmimi 发表于 2011-1-19 17:55:57

我也一直认为子归老师很神秘!谢谢贝贝老师为我们上传了你俩的合影照!真的好感动哦!谢谢你们俩!

沪剧粉丝 发表于 2011-1-19 18:00:56

子归老师为沪剧事业作出了无私奉献,献上鲜花{:1_299:}{:1_299:}{:1_299:},同时也谢谢贝贝老师,让我们在网上认识了子归老师。

古龙 发表于 2011-1-19 18:03:21

本帖最后由 古龙 于 2011-1-19 23:45 编辑

祝贺贝贝老师和子归老师,志同道合却不谋而合!
为你们对沪剧事业的不懈追求精神而感动,为你们对沪剧网的突出贡献喝彩!
鲜花送给两位老师,祝你们健康快乐每一天!
{: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子归 发表于 2011-1-19 18:25:22

刚看见孙老师的这个帖子,不意得到大家奖赏,实在惭愧!以后当更要好好报答大家!

蔡兄 发表于 2011-1-19 21:06:56

{:1_251:}{:1_251:}{:1_251:}{:1_287:}{:1_299:}{:1_299:}{:1_299:}

小荷花 发表于 2011-1-19 21:50:57

本帖最后由 小荷花 于 2011-1-19 21:52 编辑

谢谢子归老师和贝贝老师!为保护沪剧传统文化珍贵资料无私奉献精神劳苦功高!{:4_118:} {:4_118:} {:4_115:} {:4_115:}

blogfeiyunpu 发表于 2011-1-20 00:29:53

哈哈,果然猜得不错——子归是子归,滩簧是滩簧,不能混为一谈。

识得庐山真面目,犹似相会在梦中。

宝儿 发表于 2011-1-20 08:31:31

谢谢贝贝老师揭开子归老师秘密{:1_299:}








浦东大哥 发表于 2011-1-20 09:02:16

总算见到了子归老师的照片,希望子归老师健康长寿,和我们共同为中国沪剧网作出努力吧!也望你多多给予我指教指教,谢谢!也谢谢贝贝老师报道上传如此难得一阅的资料照片!

子归 发表于 2011-1-20 09:26:05

回复 浦东大哥 的帖子

你太客气了,网友之间互相交流是互联网赐与的恩惠,我不敢指教。我只想在网上畅游吸取网友的蜂蜜来丰富自己的营养,同时也贡献自己的所获与网友们共享,这就是互联网的好处。一人所藏不能化身百千是旧时代的事,一旦遇灾就遗恨无限,能让网友们分藏就是可以有再见于世的机会,不亦乐乎∶)你的大量作品,现在是个新闻报道,以后就是珍贵史料,所以也要对你的辛勤劳动致敬!

中艺1948 发表于 2011-1-20 10:39:07

回复 子归 的帖子

感谢“子归”和“贝贝”两位老师为沪剧网经常提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为研究沪剧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沪剧爱好者提供了了解沪剧、熟悉沪剧的窗口。向您们致敬!向您们学习!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话说 子归